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柳卓楠 王楠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柳卓楠
10月1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并举行新闻发布会。
规划提出,到2025年,广东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持续保持全国第一,全社会创新投入水平进一步提升、投入结构进一步优化,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达10%,R&D/GDP 达3.5%左右;每万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90人年。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布局基本完成。
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出炉,未来5年蓝图谋定,助力科技创新,在农业、教育、卫生、工业等方面如何做?发布会上,广东省教育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农业农村厅、卫生健康委等负责同志回答记者问。
【教育】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扩大博士硕士培养规模
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近年来,广东省教育厅围绕国家及广东省的重大发展战略,努力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实现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本科高校、高职院校全覆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7年的38.7%提高到2020年的52%,同时广东省高校积极服务经济建设主战场,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19所高校120个学科入围ESI排名前1%,全国排名第4;去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669项,全国排名第3;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114项,占全省授奖总数的63.3%。
发布会上,广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吴艳玲介绍,接下来,省教育厅将从高校建设、人才聚集、基础研发、科研体制改革方面为广东省实施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首先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对纳入国家“双一流”计划的高校给予持续支持,并推动华南农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进入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行列。其次,加快推进高校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组织高校聚焦理论前沿、技术前沿、产业创新前沿开展源头性创新。“十四五”期间将以广东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大力推动“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人才上,鼓励和支持高校在高端人才引进、培养、管理、服务等方面大胆创新,同时,将进一步扩大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实施青年科研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加快培育一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的青年拔尖人才。此外,进一步深化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高校科研组织管理模式,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权和技术路线选择权。加快完善科研人才分类评价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科研人才,分别建立以知识创造、创新质量、学术贡献、成果价值等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卫生健康】
以临床需求和重大疾病防控为导向
建设50家高水平医院和5家国际医学中心
广东省卫生健委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局长徐庆锋表示,“十四五”期间,健康湾区建设给广东省的医学科技创新注入了新的动能和活力,落实构建顶天立地医疗卫生大格局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行动计划对医学科技创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省卫健委也将抓住机遇,加快推进卫生健康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首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化科卫协同,完善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投入保障机制。深化卫生健康科技创新领域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调动医学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科技创新良好生态。
其次,以重大疾病防控为导向,以高水平疾控中心和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为龙头,以公共卫生应急、快速检测、疫苗研发、中西药新药创制和生物安全等为重点,健全公共卫生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整体提升重大传染病防控科技支撑能力。深入开展新型冠状肺炎“可溯、可诊、可防、可治、可控”方面合力攻关,用好科学技术防疫利器,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控制到最小。
第三,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建设50家高水平医院和5家国际医学中心为龙头,对标国内最优和国际前沿,力争在平台、队伍、项目、成果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支持科研型医院的建设,争取更多的国家级临床研究平台落户广东,把省医学科学院、省中医药科学院打造成为技术支持服务平台,以科技创新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加快临床研究成果转化为新技术、新产品、指南、规范、共识等,让人民群众享有越来越好的卫生健康服务。
【农业】
农业技术十大主攻
构建“1+51+100+10000”的农技服务模式
“十三五”期间,广东农业系统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和队伍的建设,加大力度支持农业科研项目,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十三五”末超过70%,位居全国前列。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程文章介绍,“十四五”期间,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新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在农业技术创新上,围绕十个主攻方向,在生猪、种子等方面的创新和产业化,在重要农作物功能基因的挖掘和应用,在耕地退化的主控技术,在碳中和碳达峰方面微生物组的研发和利用,在防虫病综合防控技术、岭南特色水果、智能化采收等的功能研发和加工技术,在南药功能研究和高质量高品质生产发力,还有重大疫病高效疫苗的研发和运用等方面,在农业科技创新的会议里也提到了这十个主攻方向。
在平台创新方,加快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建设,强化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建设,积极争取创建农业领域国家实验室。
此外,重点抓服务创新。打造1个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平台、51个农业趋势创新团队、发展100个农业科技技术推广驿站、10000个乡土专家,构建“1+51+100+10000”的农技服务模式,来打通农业科技创新的链条,以小分队的形式深入田间地头切实打通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
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机制方面发力,要构建农业科技和产业化的连接器,形成从科技到产业的无缝对接,加快农业科技的转化和产业化。 加强协同机制的创新。一方面发挥深圳农业先行示范区的作用,加大粤东粤西粤北农业科技的推广,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工业制造业】
突破重点领域“卡脖子”技术
紧抓产业集群共性技术供给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詹若兰表示,十四五期间,广东将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抓好三个层面的创新工作:
一是抓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了解决广东智能终端、汽车等产业链芯片供应问题,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等单位大力实施“广东强芯”工程,加快构建广东集成电路的“四梁八柱”。一方面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大力推动中芯国际12英寸线、广州粤芯二期产线等重大项目引进建设,研究推动芯片应用牵引工程,开展自主可控芯片应用推广示范;另一方面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谋划建设12英寸研发工艺线,组建产学研合作的国家级集成电路创新中心等,形成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二是抓产业集群共性技术供给。围绕广东二十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创新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新技术规模化应用,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三是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针对龙头企业,鼓励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重点项目协同和研发活动一体化,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针对中小企业,着力提升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