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专家:中国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跟随者变成积极贡献者
2021-10-13 14:27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中国在生物多样性的法律法规方面已形成比较好的框架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钢

10月11日至15日,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在昆明召开。作为主席国,中国正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代表团成员、武汉大学环境法教授秦天宝多年来一直参与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谈判工作。在接受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秦天宝表示,中国正在从一名跟随者,成为重要的参与者和积极的贡献者。

秦天宝

中国从跟随者变成重要参与者、积极贡献者

秦天宝提到,COP15提出的将建立2020年生物多样性框架,在目标的设定上,将会更加科学合理。他认为,相比起气候变化议题,生物多样性议题更加复杂,无法采用气候变化的义务和责任分配方式。而这一次会议推出的框架如能考虑到更多国家的不同需求、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需求,在实施上将更具有可操作性。

他认为,多年以来的生物多样性谈判中,能够明显感受到中国话语权的提升。此前,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主要是跟随者的状态,对于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目的了解不够深刻。所以在早期,中国派出的代表以科学家为主,其目的是先搞清楚公约的科学背景。

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增长以及技术水平的提升,包括自身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转型,中国已经从开始的被动跟随逐渐变成重要的参与者,以及积极的贡献者。

中国正为世界提供自己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智慧

秦天宝说,在生物多样性方面,中国起到的作用是“桥梁”——连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沟通桥梁。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着不同的诉求,而且充满着争议,因此中国政府做了很多努力,通过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场合去开展沟通工作。

对于COP15的召开,秦天宝认为,这是向全世界展示和阐释中国提出的生态文明和地球生命共同体等理念的良好机会。对于这些理念,很多国外学者都已经接受,但还需要让更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认可。实际上,生态文明和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些理念会给全世界带来的影响,说明中国正在为世界提供自己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智慧。

作为一名环境法专家,秦天宝认为,中国在生物多样性的法律法规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框架。在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方面,中国起步较晚,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才能够将当时国际上很多新的理念融合进立法工作中。

很多发达国家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理念停留在濒危物种保护、栖息地保护两方面,而中国则从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层面,出台了很多新的法律。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法律体系要比西方国家更加健全。(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