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戴先任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
《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相关数据同时表明,我国10%~15%的儿童存在焦虑抑郁、行为障碍等心理卫生问题,这类儿童在留守儿童群体内甚至高达30%,而就诊率却不到三分之一。
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也就是说,4名青少年差不多就有1人存在抑郁倾向。这样多的青少年有抑郁倾向,让不少人意想不到。
实际上,青少年精神健康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有情绪问题的青少年就诊率不到三分之一,可见一斑。很多孩子认识不到自己存在情绪障碍,不少家长对此也不以为然,有些家长与孩子还讳疾忌医,甚至对心理疾病感到羞耻,不好意思向人提及,这样就延误了对心理疾病的及时干预与治疗。
另外,据2019年《柳叶刀》刊发的数据显示,我国儿童精神科医生极为缺乏,全国仅有500人。这两年儿童精神科医生在数量上或许会略有增长,但面对3000万有精神障碍的青少年,这一数量无疑“杯水车薪”。这些原因的存在,都导致抑郁症成了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一大“难关”。
要让青少年能够走出心理困境,需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比如要重视青少年心理障碍问题,家长不能讳疾忌医,学校教育也要补上挫折教育和心理疏导的教育短板,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关注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做好青少年健康服务,引导与帮助青少年端正价值观与人生观。
据了解,目前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资格国家标准尚未出台。对此,需要尽快完善顶层设计,出台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资格国家标准,对行业进行规范。
同时,还需要加大对儿童精神科医生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待遇,鼓励更多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从事这一职业,补上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的现状,从而能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精神治疗等服务。另外,家长、学校要适当给孩子“减压”,要给孩子卸下沉重的学业压力,不能只把他们当成学习机器。
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数千万的青少年有心理问题,家庭、学校及全社会,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对于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解铃还需系铃人”,需要相关各方合力解决,帮助青少年走出“心理囚室”,走出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关”。
青少年本是最朝气蓬勃的一个群体,也是全社会的希望所在,可是,当下却有如此为数众多的青少年受到抑郁症困扰,实在令人担忧。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要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就不能让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为保护盲区,更不能让青少年抑郁症成了“成长盲区”。我们既要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也要对被抑郁症阴影笼罩的青少年及时有力地“拉上一把”,帮助他们走出抑郁症的困扰,迈过“成长难关”,更好保护他们健康成长。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樊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