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爱!广东为困境儿童打通“一站式”救助通道
2021-05-30 22:00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广东建成县级以上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130家,覆盖率达90%;计划今年内推动实现100%全覆盖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符畅
通讯员 莫冠婷
图/通讯员提供

对家庭监护缺失或不当的困境未成年人提供临时监护,对身患疾病、家庭贫困的孩子链接各种资源分类救助,对遭受家暴、虐待、性侵的未成年人提供维权服务……如今,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时,未成年人保护机构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广东各地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建设实现服务场所从无到有、服务范围由点及面、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连同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以及各地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热线,构建起一张县区、乡镇、村居三级关爱服务网,并推动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从物质帮扶向“物质+服务”转变、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工作方式由粗放式、非专业化向精细化、专业化转变。

目前,全省建成县级以上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130家,覆盖率达90%;计划今年内推动实现100%全覆盖。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广东省民政厅正推动全省各地乡镇(街道)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村(居)民委员会设立专人专岗或者指定一名“两委”成员专门负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到2025年底,全省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覆盖率达到50%以上。

搭建多部门、多领域、多层次参与的工作体系机制

2018年9月,广东省民政厅联合省委编办等10部门印发《关于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体系的意见》,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依托民政部门救助管理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及其他合适的实体机构,建立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

2019年,省民政厅在广州市从化区、江门鹤山市、肇庆市怀集县、清远市佛冈县4个县(市、区)开展试点工作,在中国福利彩票公益金和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灯塔惠童项目”资助下,以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为平台,建立摸底排查、风险等级评估、业务培训、多部门协商、复杂个案会商、资源链接等机制,组建以律师、教师、心理专家、医生为主的专家委员会,以及志愿者队伍和社区资源库,引入专业社工团队充实服务力量,下沉镇(街)、村(居)指导督促儿童主任(督导员)工作,以此为平台构建起多部门、多领域、多层次参与的发现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为一体的困境儿童救助帮扶机制。

【案例

2020年6月某天,佛冈县某中学上报县妇联,学生小兰小时候被继父猥亵,近日又收到继父短信及电话性骚扰,导致精神崩溃患中度抑郁症。

接报后,佛冈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立即牵头召开民政、妇联、公安、司法、教育等部门联席会议并作出分工:未保中心启动强制报告机制,向派出所报案;派出所立案并于第二天下午前往广州控制犯罪嫌疑人,启动案件侦查;妇联和未保中心社工及心理专家为小兰母女提供专业心理辅导。

第三天上午,公安机关联系小兰母女到刑警大队进行询问取证,为避免各部门办案多次询问给小兰心理造成二次伤害,未保中心安排专职社工作为合适成年人全程陪同询问和司法取证,公安、检察机关集中半天在专门场所一次性完成询问、取证等工作,同步实现公安机关侦查取证、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专业人员心理疏导。

接案当天,佛冈县民政局、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妇联、检察院、公安局、心理专家立即在辖区派出所召开多部门联席会议,商讨小兰(化名)遭猥亵案件处理方案

在后续跟进上,中心社工链接专家资源,为小兰母女提供心理疏导服务;还积极链接救助资源,县民政局给予5000元救助金支持小兰治疗抑郁症,县未保中心协助申请临时救助金2000元,检察院给予司法救助3万元。

通过多部门努力,小兰的继父受到法律制裁,被判入狱2年8个月;小兰也终于找回了安全感并接受系统心理治疗,逐步走出压在内心多年的阴影,开始规划人生。

“幸亏党和政府部门及时帮助了我的孙女,把坏人绳之以法,避免她受到进一步伤害,否则后果真的不堪设想。”小兰的外婆感激地说道。

佛冈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试点项目负责人李姣表示,以前,困境儿童和家庭面临困境时,需要找各个部门求助;搭建体系后,他们只要向任何一个部门或者向未保中心报告,未保中心就会把联席会议所有成员单位和专家库、社会资源链接起来,打破部门壁垒,让这个保护轮启动起来,形成“一站式”保护闭环。

推动全省各县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全覆盖

在省级试点推进的同时,各地市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建设在全省铺开;同时,省市各级民政部门通过举办专题培训、推广试点经验、购买专业社工服务、分片督导等方式,提升全省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的服务能力。

针对困境儿童救助机制,省民政厅设计了两条路径:

一方面,依靠基层力量发现及落实“强制报告”,基层儿童主任、儿童督导员定期走访排查,还包括学校、医疗机构、公安机关、社工机构等,发现问题逐级上报,而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作为枢纽平台,将落实评估帮扶、部门协调会商、应急处置、监护干预、链接资源等任务,及时帮助解决困难;

另一方面,各地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提供政策咨询、心理辅导和转介救助等服务,让每一个求助都得到有效的跟进介入。

为落实落细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制,全省各地积极探索儿童福利保障治理新模式。广州实行市、区两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工作联合督导机制,市未保中心对各区未保工作实施分片区轮流督导,每周安排3个督导小组分赴3个区进行抽查;区未保中心严格落实属地责任,联合上级开展督导。

目前,11个区级未保中心、176个镇(街)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全市44名农村留守儿童100%落实监护责任,近1.7万名困境儿童100%纳入动态管理并落实保障措施。

梅州市大埔县通过“网格化”落实摸底排查动态管理,全县配备镇(场)儿童督导员15名、村儿童主任257名、村内设片区农村留守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络员710名,联络员每月对困境儿童至少走访一次,每季度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走访一次并登记信息上交,县未保中心定期抽取核实信息台账并给予指导帮扶。

推动镇街、村(居)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平台

在镇街、村(居)一级,针对进一步夯实基层人员力量,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或者指定专门人员,及时办理未成年人相关事务;村(居)委会应当设置专人专岗负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image.png
2021年4月28日,在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西园社区儿童福利服务点,检察官缪海英(穿制服者)向群众解答有关困境儿童政策问题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0年提前衔接相关法条,在全省率先落实《未保法》要求,实现由区儿童福利服务指导中心、镇(街)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村(居)儿童福利服务点组成的三级服务网络全覆盖。

区政府把“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三级联动关爱服务体系”工作纳入区十件民生实事,投入455万元,率先在全区13个镇(街)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连接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345个村(居)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点,搭建起“1+13+345”三级网络体系,延伸困境儿童基层服务触角。

值得注意的是,增城区民政局与区检察院联动率先在荔城街西园社区、增江街光辉村建立试点,成立广州首批“困境儿童检察关爱保护平台”,采取“儿童主任+检察社工+民政儿童项目社工”的联动方式,为困境儿童提供发现、转介、监护侵害线索,家庭教育指导等救助保护服务。(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