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一份文创难倒馆长?代表建议广州文创这样“出圈”
2021-08-25 22:46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如何提高广州市公共文化设施的效能?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璐瑶

广州的各大文化场馆里,为什么没有“出圈”的文创产品?怎么提高广州市公共文化设施的效能?8月25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白云区图书馆少儿区深受小朋友欢迎

到2025年,广州每5.5万人有一座公共图书馆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市共建成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点1699个,提前实现每8万人一座图书馆的“十三五”规划目标(达6.35万人/座);文化馆(站)199个,社区(行政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744个;登记注册的博物馆65家,每万人拥有室内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512.59平方米;全市体育场地共计35335个,面积达3898.85万平方米,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8.92个,基本形成城市“10分钟文化圈”和农村“10里文化圈。”

新落成的白云区图书馆

在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开展惠民活动方面,广州大力推进“图书馆之城”建设。全市公共图书馆馆藏总量2925万册,累计注册读者数达396.76万人次,占人口总数的21.25 %。广州全民阅读指数连续4年居全省首位。此外,广州年均组织公益演出、展览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近2万场次,打造了“羊城之夏”市民文化季等活动品牌。全市各博物馆每年入馆参观人数1376万人次,推出各类精品展览450个以上等。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提出,力争到2025年,全市图书馆总量达到380个以上,保障每5.5万人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总量达到150座,实现每1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每万人拥有室内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1800平方米。

广州文创怎么“出圈”?
代表建议机制先“活”起来

在广州,一杯咖啡、一份文创难倒了很多馆长。执法检查组来到白云区图书馆,这个新落成的智能化图书馆采用了开发商合作的模式运营,智能化借还书设备让代表们眼前一亮。但按照现行机制,图书馆哪怕为了便利读者吃饭喝水,卖一杯茶、一杯咖啡、一份午餐都不行。

白云区图书馆

“国家鼓励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但广州还没有哪个馆长敢开发,因为广州现行的政策和机制不支持。”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哲文所所长曾德雄说。在他看来,文创产品不一定是为了经济效益,也是文化传播的体现。

广州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广州市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平对此也深有感触。她说:“艺博院这么漂亮的地方,有这么好的展览,观众纷纷留言,希望增加咖啡、增加文创。”

“广州的文创为什么一直做不起来?为什么北京故宫文创就可以产生几个亿的产值?这跟我们的一些政策有很大关系。”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李穗梅说。她认为,广州缺乏靠文化产生效益的政策保障,建议应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处理好公益与商业之间的关系,让文化传播得更远。

“博物馆想喝个咖啡没有,想买个文创没有,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吴林波表示,要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来思考,想办法解决公共文化场馆社会化、市场化程度比较低的问题。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黄美银建议,应该在机制体制上探索创新,给予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在文创开发方面以更灵活的机制。

广州拟推动地方立法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

怎样才能让公共文化设施的效益、效能达到最大化?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小勉认为,当前主要靠财政经费拨款的运营模式,只能对公共文化设施提供文化服务给予一个最基本的保障,要活跃和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公共文化供给,还有所欠缺。

越秀区文化馆

执法检查中,不少人提出,要把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落到实处。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吴如清提出,政府应有一个整体上的长远规划,更好地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做到相互促进、可持续。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介绍,在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运营、活动项目打造、服务资源配送等方面,目前广州共有社会力量合办公共图书馆94个、文化馆13个、博物馆29个。

未来,广州将把公共文化服务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逐年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改革,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打破体制界限,创新管理方式,扩大社会参与,提高配置效率。今年,拟出台《关于推动广州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动《广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与促进条例》地方立法工作。(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柳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