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学会发起倡议:自觉担当责任与使命,谱写新时代正气歌
2021-08-17 09:27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中国诗歌学会发出《自觉担当起新时代赋予诗人的责任与使命》的倡议书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磊

8月16日,中国诗歌学会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会议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并研究了学会今后的工作重心与方向。会议提出,学会工作和诗歌事业要自觉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大局去思考和推进。

当日,中国诗歌学会发出题为《自觉担当起新时代赋予诗人的责任与使命》的倡议书,倡议中国诗人要自觉承担新时代的责任和使命,书写无愧于新时代的每一句诗行,为中国诗歌多出正气歌而努力。

中国诗歌学会原驻会副会长曾凡华、中国诗歌学会驻会副会长刘向东,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曹宇翔、欧阳江河,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金石开、驻会副秘书长木汀、副秘书长符力等参加了本次工作会议。杨克会长通过视频联系方式全程与会。


8月16日,中国诗歌学会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              中国诗歌学会供图

会议由中国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王山主持。

中国诗歌学会成立于1994年5月9日,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的国家一级学术团体。首任会长是艾青和臧克家。创会以来,学会组织了大量在国内外卓有影响的诗歌活动和学术活动,并承担了多项国家课题和项目。

自2014年10月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讲话发表以来,文学艺术如沐春风,创作态势强劲,成果丰硕,一些作品相继在国内外获奖和取得广泛影响。诗歌创作和理论成果呈井喷式增量,诗歌创作和理论在重大事件面前不缺席,中国诗歌学会和各个诗歌报刊,均在第一时间组织诗人以各种形式深入生活,创作出一大批有质量、有温度和内涵的作品,并及时将这些优秀作品介绍给国内外读者。由于互联网的参与,给广大诗人提供了最便捷最快速的传播渠道,客观上造成了作品水准良莠不齐,也由此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一些作品的诟病,混淆了读者包括诗歌作者对诗歌的基本审美。针对这些问题,如何以诗歌讲好中国故事,服务于新时代,已经成为中国诗歌学会关注的首要问题。

据悉,中国诗歌学会今年以来,主动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开展诗歌文化活动,以联合广州等地启动“新时代、新诗歌,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行——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采风创作”系列活动,响彻全年诗歌主色彩、主旋律;以28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外)参与的“致敬百年路·诵赞新征程”“曹灿杯”诵读才艺展演活动,齐诵中国共产党伟大历程、成就,共歌中国共产党的恢弘史诗;以“中国诗歌艾青月”为发端和引擎,引领诗人加入到书写爱党、爱国家、爱时代和人民的创作热潮中;以《艾青诗歌与时代精神圆桌会》展开大讨论,建设新时代诗学理论标准;以“诗教论坛及课程建设峰会”举办作为廓清传统诗教和现代诗教的学理,从而推进诗教课程的统一标准建立。(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中国诗歌学会倡议书:

《自觉担当起新时代赋予诗人的责任与使命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中国适逢一个亘古未有的伟大的新时代,中国人民集结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期的节点上,给中国诗歌高度繁荣和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给中国诗人提供了各显才华的锦绣天地。

有诗以来,“诗言志,歌咏言”一直是中国诗歌绵延千年的生命符号;而“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转对……”,赋予了中华诗歌永远在场的历史使命、担当和责任;诗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拼搏进取自强不息的见证,是中华民族抒发家国情怀的文学艺术最高形式之一,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智慧结晶,它印证了文化中国的完整文脉和自信根源。

言志而明道。

每个诗人面对所处的时代,有自己独有的表达方式,如每一颗敞亮闪耀的星星,栖居在中国诗歌的万里长空。无论是“小桥流水”还是“曲水流觞”,无论是“唯有饮者留其名”还是“春花秋月何时了”,犹如“金黄的稻束”,只要诗人站在那里,那里就“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诗歌历来是承载中华梦想起飞的跑道,历来是中国人民奋进历程的精神谱系。中国诗人,理当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责任担当,秉承和襄举本会首任会长艾青、臧克家爱土地爱祖国爱人民的创作实践与理念,守望国家、时代、人民的情怀,把诗歌创作和理论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局中去思考,自觉担当起新时代赋予诗人的责任与使命,诗我风骨,志我脊梁,言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

当世间万物和纷繁的情感时刻逼近或远离,当我们用心灵注视生活时,同样期待以诗歌的力量向善、向美,坚守,并传承,让诗歌成为新时代国民培养审美、陶冶情操、提升文学素养之源。

我们倡议:

1、自觉将诗歌写作者个人的生命体验和感知投向国家、新时代、人民的怀抱,以对党和国家的无比忠诚,对火热的新时代饱满的热情和责任,投入、深情地创作,书写下无愧于新时代的每一句诗行。

2、每一位诗歌写作者,团结友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不做无谓的争吵与内耗,自觉抵制低级趣味。共同珍惜、维护好诗歌创作的生态环境,深入生活,贴近大地,树浩然正气,以高尚为美,以诗徳为品,以真善美爱为诗魂,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取向,努力接续传统文化,大力弘扬红色文化。

3、诗歌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诗学建设是一切诗歌创作和理论的目的。赓续和创新新时代诗学,是中国诗人解决新时代语境下的责任与使命的自觉行为。

每一位诗歌批评家和研究学者,当以构建新时代诗歌创作正确导向和创作正气为经,以营造健康和提供正能的创作氛围为纬,扬正抑邪,为诗歌作者、作品望闻问切,为中国诗歌多出正气歌而努力。

本会作为中国诗人、诗歌批评家、编辑家、翻译家共同组建的诗歌护卫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无时不刻关注过去、当下和将来诗歌的航道和航线。

在未来中国诗歌发展的蓝海中,我们要不断开阔胸襟,升华境界,强化文学的力量,更好地团结服务天下的诗人和诗歌工作者,使中国诗歌在与新时代同步,与人民同行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获得应有的价值和尊严。

中国诗歌学会

2021年8月16日于北京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吴小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