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青年手握哪些致富“杀手锏”?广东高校学子“三下乡”解密
2021-08-08 11:45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深度挖掘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典型经验与故事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实习生 崔晓君 通讯员 广大宣
图/学校提供

在校大学生能为乡村振兴做什么?广州大学的师生们这个暑假交上了一份特别的答卷。近日,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联合广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相关学院师生30多人,深入西藏、贵州、广西开展以“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与“乡村致富带头人口述故事采集”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采写组在广西龙胜县座谈

深挖农村青年致富“杀手锏”

“我们团队致力于深度挖掘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典型经验与故事,示范带动广大农村青年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激励城市有为青年到农村去创业就业。”此次活动的发起人、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谢治菊教授表示。

谢治菊教授表示,此次活动深度挖掘致富带头人的背后故事与示范效应,开展相关语言文字主题调研的同时进行系列推普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以实际行动投身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实践。

7月中旬以来,团队采写组先后到西藏波密县,贵州贵阳市花溪区、黔东南州从江县、天柱县,广西龙胜县等地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故事采集与推普助力工作。

采写组在贵州黔陶乡合影

这并不是他们首次下乡,今年5月,自广东省乡村振兴局、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州市社科联联合指导,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主办,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承办执行的“乡村致富带头人口述故事征集与教学案例编写”活动(下称“征集活动”)正式启动以来,团队多次吹响“集结号”。

此行之前,团队已到广东连樟村、鱼咀村开展致富带头人口述故事采集活动,已对广东梅州、清远、增城等地的致富带头人进行采写对话。此行过程中,团队同时到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波密工作组、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及当地相关部门就乡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和推普活动事宜进行了深度交流与对话。

团队选取的采访对象大多手握致富“杀手锏”。在团队采访的当地乡镇负责人、村支部书记及村庄致富带头人中,既有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也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理人、农业科技服务精英。

例如,贵州省天柱县蓝田镇东风村个人种植户曾凡荣依靠种植阳光玫瑰葡萄让家庭富了起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县马堤乡马堤村农民合作社领办人兰进宝不收分文只为村民共同致富;贵州花溪区黔陶乡陶瓷手艺人陈燕平为弘扬陶瓷文化坚守黔陶产业十八年;西藏波密县古通村安珠通过修路带领村民致富…… 

彭智邦、范飞采写贵州占里村致富带头人曾凡荣故事

广大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本科生梁嘉俊表示:“这次活动让我从思想上获得了洗礼。我看到了乡村的另一面,深切体会到乡村致富带头人的情怀和担当,也坚定了我毕业后回到乡村发展的决心。”

梁嘉俊、王洁采写广西张家村致富带头人兰进宝故事

向“常驻民”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

团队选择的活动区域,大多有着独特的地方语言,如何才能促进当地与外界加强交流互通,更好地助力普通话推广?

为此,团队深入当地多个村寨,对妇女、留守儿童、老人等乡村“常驻民”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其普通话使用情况,宣讲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政策。同时,以示范教育、重点关注、精准服务为特色,开展了多场以普通识字、党史教育、乡村讲堂、语言培训为主题的普通话推广活动。

广州大学师生到波密县古通村村民家里推普

广大人文学院2018级本科生邓桂萍在西藏波密县参加了推普活动,她认为:“大学生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结合起来,可以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本科生刘恒昱同学则在推普助力活动中注意到因地制宜,与当地的文化与民族语言结合起来,“贵州天柱县、从江县一些少数民族村寨的老年人几乎不会讲汉语,这时候少数民族语言就成为了推普的拐杖与桥梁。”

贵州省从江县洛香镇四联村致富带头人颜成富表示,“只有自己致富后带领村民一起致富,并有坚持的勇气和毅力,才是真正的致富带头人。与此同时,普通话作为我们平时交流的工具,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广普通话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采写组在贵州侗寨占里村推普后与该村长寿老人合影

征集活动指导单位之一的广州市社科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政产学研创”一体化的乡村振兴助推模式具有重要的育人意义,从长远看可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支撑。

谢治菊则表示,“下一阶段,我们将提炼出接地气的、有深度的致富带头人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并从中寻找有效破解当前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面临的‘案例不足、案例不新、案例缺乏针对性’等现实困境的思路和方法。”

谢治菊采写广西张家村村支书兼致富带头人吴友青故事

据介绍,征集活动8月起将进入作品提交及评审阶段,11月前将评选出优秀口述作品予以表彰。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樊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