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全力查“三差”,保障更多优质生活用水供给
2021-07-26 20:36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广州“河长制”工作重心转变,关注水污染的同时,还关注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等领域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怿韬
通讯员 赵雪峰(除署名外)

为让更多人特别是基层党政一把手重视水污染治理工作,广州在2013年提出了由市党政机关、各区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任“河长”,统筹各自责任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机制。这一机制发展至今,成为全国各地纷纷推行的“河长制”(注:含河长、湖长和相关水域长,以下统称“河长”)工作制度。

在广州,除了各级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外,如今还发展出“河湖警长”“民间河长”“企业河长”等不同类型的“河长”。更多眼睛盯着,更多水污染问题被揪出,广州河湖水体黑臭问题已逐年缓解。

广州市海珠区“河湖警长”巡河 通讯员供图

7月26日,广州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广州市河长办常务副主任龚海杰在介绍广州下一步治水工作时透露,广州“河长制”工作重心下一步将发生转变,除关注水污染问题外,还将关注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等相关领域,并将在提升防洪排涝基础能力、提高城乡供水用水水平、加强水利行业监管、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方面下功夫。

由“长治久清”向“长制久清”迈进
广州“河长制”工作重心发生转变

龚海杰介绍,广州近年来在治水工作上已取得147条黑臭水体全消除、13个国省考断面全达标、劣Ⅴ类断面水体全清零的历史性成效。

目前,广州正将治水成果由“主干流”向“支流”和“源头”延伸。广州2021年计划消除75条国省考断面劣Ⅴ类一级支流;铁腕整治涉水违建、“散乱污”场所、农业面源污染等;力争2021年全市排水单元雨污分流面积比例达75%,完成200条以上合流渠箱清污分流工程。待上述工作目标实现后,广州的黑臭水体治理将由“长治久清”向“长制久清”再迈进一步。

广州市自来水工作人员检查改造后的自来水管网

“广州‘河长制’的工作重心,将由水污染治理为主,向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等流域要素协同治理、统筹推进转变。”龚海杰表示,缓解污染并不是治水的终点,关注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等领域的问题,除了能深入保障广州目前取得的治水成果,还将关系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市民如何更好地利用经治理后良好的水环境等问题。

提升防洪排涝基础能力
提高城乡供水用水水平

在介绍广州治水下一阶段工作时,龚海杰还提到了提升防洪排涝基础能力、提高城乡供水用水水平、加强水利行业监管、提升城市建设品质上下功夫。

龚海杰介绍,广州将力争通过5到10年的努力,基本构筑完成“北蓄、中排、南挡”的城市防洪排涝新格局,以防范“超标洪水、水库失事、山洪灾害、城市内涝”四大风险为重点,严抓水旱灾害防御措施落实,加快整治全市积水内涝点。

按照国家节水型城市、节水型社会的建设要求,广州将继续推动实施节约用水规划、节水行动实施方案等,组织编制节约用水办法和再生水利用管理办法。

广州优美水景

为保障更多经自来水企业生产出来的优质生活用水提供给用户使用,广州还将全力查“三差”(水厂取水与产水差、市政产销差、供水单元总分差),加快推进城中村供水改造、农村供水改造、供水服务到终端改造等,加快建设牛路水库、北江引水、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等建设,完善多水源保障、互联互通供水格局。

以小型水库为重点,推进水库安全管理常态化,做好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标准化创建全覆盖。系统化全域推进广州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确保2021年年底前25%的建成区总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2021年广州要保质保量完成300公里碧道建设,加强碧道运营管理维护技术指引、方案设计研究等工作。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冯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