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运会巡礼】“游泳之乡”蝉联第一,体育公益焕新颜
2021-07-22 22:39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本届市运会,荔湾区将派出约1500人参与23个项目的比赛,面对继续蝉联第一的目标,他们有勇气,也有底气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魏超然、实习生郭思芸

“32年没输过,从1993年第11届市运会开始,我们一直是团体冠军。”谈到市运会成绩,荔湾体育人满是自豪。

作为广州市传统体育强区,荔湾区连续多届荣获市运会全市排名第一,2017年,更第二次被国家体育总局评定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7-2020)”。从这里走出了男子50米蝶泳亚洲纪录保持者余贺新、亚运会冠军周嘉威等多位游泳名将,由于游泳一直是荔湾区的重点特色体育项目,群众基础底蕴深厚,荔湾区也连续九届被评为全国“游泳之乡”。连续多年,荔湾区游泳队都是广州市游泳锦标赛团体总分第一名,被广东省体育局评为“游泳重点班”项目。

游泳一直是荔湾区的王牌

除游泳外,射击、体操也是荔湾区的重点项目。荔湾区射击队近三十年来一直保持全市第一的位置,国家、省市队都有不少荔湾籍的射击运动员。荔湾区体操队被广东省体育局评为体操“重点班”项目,现任中国女子体操队队长的刘婷婷即为荔湾向上输送的人才。

如何保持竞技体育优势?荔湾区一直秉承低调扎实的态度开展建设工作。以布局体校训练网点为抓手,以体教结合工作专项经费作保障,把业余体育训练和学校体育结合起来,实现优质教练员和运动员统筹管理。同时荔湾建立重点优势项目“幼儿园-小学-中学”的衔接培养体系,既解决了体育人才就学问题,又形成了立足运动项目的梯队结构,确保人才队伍的稳定。

射击也是荔湾区的强项

荔湾区文广旅体局局长吴永祺还特别强调学训结合,“对参加重要比赛的学生,我们要求赛前抓学习、赛后抓补习。”杜绝“以训代学”“重训轻学”,才能够更好地促进“体教融合”。

体育事业方面,荔湾区近年开发了“体育+公益”的新模式,调动社会组织与社会企业助推体育公益事业。“荔湾杯”羽毛球慈善公开赛便是荔湾区打造的特色品牌赛事,以倡导全民健身、展示抗疫成果等为主题,分为竞技比赛和慈善义卖两部分,通过办赛将募集到的善款用于帮扶片区内的弱势社群。该赛事得到了广大羽毛球爱好者、慈善商家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利推动了荔湾区辖内全民健身事业和文化体育慈善事业发展。

荔湾区的击剑也人才辈出

此外,今年荔湾区还出现了一个新变化。区体校与区体彩分中心合并更名为“广州市荔湾区体育发展中心”。吴永祺表示,新发展中心的工作职能在原有基础上更加广泛,更有利于联合社会体育协会、机构资源,为荔湾区的体育事业添砖加瓦。本届市运会,荔湾区将派出约1500人参与23个项目的比赛。面对继续蝉联第一的目标,荔湾区有勇气,也有底气。(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荔湾区文广旅体局供图
责编 | 徐扬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