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运会巡礼】如何打造足球国脚?海珠区如此说
2021-07-21 16:06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除了足球项目,海珠区在其他运动项目上也构建了一套体校、学校、体育俱乐部一体化合作共建育才机制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苏荇 实习生 郭思芸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公布101个全国县域足球典型,广州市海珠区成功入选,是广东省入选的三个区/县之一。海珠区素有“足球之乡”美誉,这座被称为广州足球人才输出的“黄埔军校”是如何打造而成?海珠区在“体育+”融合发展上走出一条怎样的特色之路?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籍着广州市第十八届青少年运动会暨广州市第六届中学生运动会赛前巡区的机会,对该区的体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基层教练、运动员进行了采访。

跆拳道教练庞小宾

目前正在征战东京奥运会的女足球员李晴潼,是从海珠区后乐园小学走出来的运动员,征战中超联赛的林良铭、黄政宇也都是在海珠校园足球发展新模式下,一跃成为中国足球新星。

据海珠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李瑞湘介绍,海珠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足球这一传统优势项目,把足球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通过深化体教融合,依托全区110个足球场等训练场地资源,加强与广州队、广州城队等职业足球队、社会青训机构的合作力度,优化青少年培训模式。

跆拳道队训练中

如今全区拥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4所,市级以上校园足球推广学校66所(含国家级11所,省级12所),足球传统项目学校省级5所(含国家级1所),共有中小学生足球队伍160支,直接参与足球比赛的学生多达5000人。

截至目前,海珠区向上级体育部门输送的足球人才多达400多人,其中国家队15人,国奥队3人,国家青年队和国家少年队20人。

除了足球项目,海珠区在其他运动项目上也构建了一套体校、学校、体育俱乐部一体化合作共建育才机制。目前区业余体校与5家高水平体育俱乐部的9个项目签订联合培训协议,合作共建模式日渐成熟。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在走访备战海珠区业余体校跆拳道队时,总教练庞小宾告诉记者,昌岗东路小学五年级学生陈尹骞是此次运动会的夺冠热门,已经准备输送到省队。庞小宾认为他未来有进入国家队的潜质。陈尹骞则表示,在学习跆拳道的过程中感受到遇到困难不能气馁,这种精神自己也用到了学习文化课上。

陈尹骞小朋友

另外,海珠区还在发挥本区特色资源优势基础上,探索出一条“体育+”融合发展的模式。比如六年来成功举办“走读自然”海珠湿地徙步大会活动,打造“海珠十公里欢乐跑”项目品牌等。

体育+传统文化则是传承岭南传统体育文化,推进传统体育项目文化的挖掘和推广,比如开展龙舟、醒狮、咏春拳、龙形拳、太极拳等体育类岭南文化项目的展示展演活动,推动传统体育类非遗项目进校园。(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苏荇 摄
责编 | 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