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晚全媒体记者 汪曼
图/受访者提供
杨有刚是遵义市红色文物藏家、桐梓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长、遵义市收藏家协会红色专委委员。他的红色藏品大约有50多件,多为红色文献,大革命前期有10件,大革命时期有1件,土地大革命时期有18件,抗日战争时期有23件。
自2000年,杨有刚开始收藏红色文物。杨有刚告诉记者,他第一次收藏的红色文物是《共产党》月刊第一期,发行于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之前,“一方面它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理论刊物,比较稀有;另一方面它经历战火留存至今,实为不易。因此让我有了收藏的想法。”后来的四五年,杨有刚四处奔波,终于收齐了6期《共产党》月刊。
谈及收藏红色文物的原因,杨有刚希望能够更全面的了解红色文物背后的那段历史。“透过现有的红色文物,后人可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坚韧、顽强的精神。我想借助这些红色文物,能让更多的人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这也是红色文物的价值体现之处,既能通过它们了解当时的历史,又能借此弘扬、传承共产党人的精神。”杨有刚说。
在杨有刚的藏品中,令他印象深刻的莫过于1930年8月24日的《红旗日报》。《红旗日报》创刊于1930年8月15日,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杨有刚是在邻省的一位藏友家中看见这份珍贵的革命文献,当时心里十分激动,经历了一番曲折,杨有刚终于说服了藏友割爱转让给他。
红色文物的收藏渠道主要来源于藏家转让、古玩市场和旧书刊回收店。这些藏品可以用来展示、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付出与牺牲,更好地传承红色革命精神。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杨有刚在6月25日将他的红色藏品在桐梓县步行街展出。之后他计划参加遵义市收藏家协会组织的红色收藏展,将其藏品在遵义市博物馆多功能展出20天到一个月。
在红色收藏的道路上,杨有刚步履不停。在他的眼里,红色收藏带来最大的收获是让他了解、认识了1920年到1948年期间,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各社会进步人士对中华民族崛起不断努力、奋斗的过程,他体会到无比宝贵的奋斗精神。“红色文化应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驱动力,我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红色文化,我相信红色文化能让更多的人深受感染。”杨有刚说。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施沛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