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通讯员 李帆
根据教育部批准,2020年成功完成转设更名的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原广州大学松田学院),2021年正式以新校名对外向全国招生。记者获悉,学校如期完成建设的肇庆校区,于今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迎来首批新生。
4大专业组涵盖多个“省级重点”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聚焦新工科、新文科和新商科建设,提出了“立足大湾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站在新起点,建设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
配合广东省新高考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政策,学校在院校专业组的设置进行了精心安排,设置了普通类历史组、普通类物理组、体育类组、美术类组。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组内专业多,能给学生更多的选择,考生可以参照学校去年的录取排名定位自己的目标专业。其中“体育学”和“民商法学”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为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融学”为省重点专业、“法学”为特色专业;金融学、产品设计、法学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外语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省级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
2021年招生计划较往年增加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日制普通本科民办高校,今年生源计划充裕,面向广东、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福建、海南、广西、四川、陕西、内蒙古等13个省、自治区招生,招生计划2901人,较2020年增加278人,其中广东省内计划招生2531人,广东省外计划招生370人。学校今年招生专业31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七个学科。
学校立足大湾区工科人才需求,以新经济、新产业为背景,推动“新工科”建设,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按照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方向,设置了电子信息工程、电子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专业,加强校企合作,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以行业产业发展和区域应用为依托,潜心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工科”应用型人才。
文科类专业是学校的传统热门专业。其中法学专业是广东省第一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法学、社会工作、行政管理等专业与广州、东莞、惠州、阳江等地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基层社区建立了21余家实习基地,通过项目研究与实践,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全面推动新时代法学专业创新发展。
同时,身处于人工智能、5G传输、实时渲染等新的科技语境,伴随着4K/8K、高帧率等全新的影像技术标准,虚拟偶像、直播带货等文化消费现象不断涌现,该校的新闻学、广告学、电子商务、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会计学、人力资源与管理、英语、日语等专业瞄准大湾区产业转型,推动“新文科”专业与数字创意和新媒体交叉融合发展。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为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为学生构建符合专业特点的校内外一体化的实践环境,目前共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21个,其中6家为学生创业开办。为满足广大学生报考愿望,学校在增加招生计划的基础上,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首次在广东省外招生,在安徽省本科批次设置招生计划。
除广东省外,学校今年在四川、海南、安徽、广西、福建的招生计划数较多,主要集中在较为热门的法学、财务管理、英语、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
在浙江和江苏两省的招生计划,全部为动画、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等艺术类专业。根据往年招生录取情况,学校艺术类专业最受“包邮区”学生热捧,录取投档分超省控线近40分。
肇庆校区今年将迎来首批新生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去年正式开工建设的肇庆校区,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全部竣工,今年秋季将投入使用。
为响应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及满足广东省高等教育发展需求,学校在肇庆建设新校区,位于鼎湖区,总投资约20亿,项目占地1000亩,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面积为45万平方米,项目内容包括教学楼、实验楼、行政楼、体育馆、图书馆、教师公寓、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等一系列教学、工作及生活设施。该校今年2021级新生将全部在肇庆校区学习。(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题图 | 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责编 |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