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高招深观察③|普通类本科批变化较大,“树木”与“森林”都需兼顾
2021-06-29 11:14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透视选科要求,提高决策前瞻性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唯
实习生 龚无忧 邱尧丹

在高校本科录取中,普通类本科批次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今年,全国高校在粤安排的普通类本科招生,批次、专业均有所变动,志愿填报新增的院校专业组、选科要求也暗藏玄机。普通类本科批次报考变化意指何处,考生又该如何科学填报?

羊城晚报•羊城派资料图

校本科批扩招提前批“缩招”

今年,广东高校在粤本科招生计划数呈增长态势——公办高校扩招超1.5万人。华南师范大学本科批今年在粤招生物理类共3315人,相较上年理工类同批次新增1161人;深圳技术大学物理类本科批扩招1003人;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也对本科批进行了小幅扩招。

但本科批扩招是否意味着高校在粤招生总数增加呢?据教育部有关规定,今年提前批招生院校专业发生较大调整,招生规模大幅缩减,多数专业调整为本科批招生。以复旦大学为例,2020年,复旦大学提前批(不含特殊类型招生与教师、卫生专项,下同)在粤招生理工类61人,文史类19人,本科批次在粤招生理工类9人,文史类10人,合计招生理工类70人,文史类29人。今年,复旦大学取消在粤提前批次招生,本科批次物理类招生65人,历史类18人,也就是说,复旦大学本科批在粤扩招,但在粤招生总数实则缩减。除复旦大学外,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类、南京大学物理类在粤招生都呈现“本科批次扩招,但两批次合计招生总数减少”的态势。2021年,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批次在粤物理类招生新增近千人,但华师、华农提前批次在粤物理类招生降幅均超600人。

本来,提前批先于本科批进行录取,报考本科批的考生无需与提前批被录取考生竞争。但今年,提前批招生专业大幅缩减,由本科批承接,参与本科批录取的优秀考生不降反增。因此,考生在报考本科批专业时,可能竞争反而会更加激烈。

专业组内调剂并非万灵药

今年志愿填报的一大特点是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进行志愿填报。根据规定,高校将在粤招生专业打包为若干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选科要求相同,每位考生只能对同一院校专业组进行一次填报,并选填其中至多6个专业,符合院校专业组投档线但不符合填报专业录取线时可进行专业调剂,调剂只在该院校专业组内进行。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划分院校专业组的依据各不相同:学科相近性、选科要求、对考生的身体素质要求、是否为中外合办专业、办学地点、师范类专业等。

部分高校在今年采取了小类招生,以便“淡化专业,突出分类培养”。例如深圳大学将在粤物理类招生专业按学科相近性分成47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一般只有1-2个专业。这样安排可以缩小调剂范围,帮助考生锁定目标,增加了考生选择专业的确定性。

还有些高校“反其道而行之”,在专业组中增加了许多专业。例如广东工业大学在物理类不限再选的院校专业组中, 放进了身体素质要求各不相同的50多个专业,未进行进一步细化分类,其中大类与小类、创新班与普通班并行,考生在预估其调剂范围时需逐一比对其中50余个专业。广东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工如此设置包含了校方一定考量。考生若对入学时所调剂专业不满意,可以在后续学年转专业,可选专业范围不局限于报考时院校专业组,而是在全校专业内进行。”

由此可见,不同高校对院校专业组的划分依据各不相同,不论是将许多专业放入同一个专业组的“粗放型”做法,还是“小类招生”的“精细型”做法,都各有利弊。因此,正如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所表示,“考生一定要看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招生要求。由于受篇幅限制,招生专业目录只是对院校的招生信息进行摘要刊登。招生章程对院校的名称、校址、办学层次、性质以及录取规则等,都有详细的规定和说明,考生应详细了解和熟悉。特别是对于一些高收费的专业,身体条件有特殊要求的专业,以及对成绩有要求的专业,一定要了解清楚。”

透视选科要求,提高决策前瞻性

从本科批高校设置的选科要求来看,对物理类考生而言,化学是最常见的再选要求,其次是生物,部分专业如地球科学、人文景观等要求考生再选地理。对历史类考生而言,外交学、政治学等专业一般要求再选思想政治,多数专业不限再选。

新高考模式下,相同专业的不同院校对考生再选科目要求并不相同,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切忌“因为一棵树放弃整片森林”。例如广东省历史类考生报考暨南大学的法学专业时需再选思想政治,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则不对报考法学专业的历史类考生提再选要求。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要求广东物理类考生选考化学;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要求物理类考生选考生物;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对物理类考生不做再选要求。

填报某一专业时,若因满足选科要求就冲动报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未必能收获理想的专业培养方向。因为这背后隐藏的是高校对于人才培养方向的考量。例如在今年历史类的招生专业中,除外交学、政治学等专业一般要求再选思想政治外,多数专业不限再选,但广东海洋大学新闻学专业就要求历史类考生选考生物或地理。原来,据广东海洋大学官网公布的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要求新闻专业学生掌握科技文明与海洋科学发展、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等跨学科知识技能,可见学校的专业培养方向立足于学校办学所长,与院校强势学科特色密切相关。因此,考生在决定报考专业与报考院校时,既要满足选科要求,“见树木”,又要透视所报考专业及院校的学科特色,“见森林”,才能在理想的专业培养道路上徜徉。

“3+1+2”高考模式首年在粤试行,可供考生参照的既有选科经验少之又少,难道高考综合改革的“排头兵”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吗?其实不然。考生若能“先见森林,后见树木”,或许就能在高中阶段提前规划,为自己量身定制一套选科的“黄金组合”。

总而言之,考生在决定本科阶段专业时,“不要因为一棵树放弃整片森林”,因为某一学校选科要求不符就放弃对这一专业的追求得不偿失;也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仅因选科要求符合而盲目决定专业不可取,还需宏观看待不同院校对同一专业的培养方向差异;同时,应在高中选科阶段“先见森林,后见树木”,把握学科大类宏观要求,有的放矢,提前明确选科。如此,考生才有可能真正命中自己的理想专业。(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