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铮 黄宙辉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宋金峪 林桂炎
经过近一年改扩建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于近日揭开其神秘面纱。走过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几栋砖红色的建筑物格外引人注目。此地,见证了国共合作新篇章的开启。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三大”)在这里正式召开。大会确定国民革命为党的中心工作,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揭开轰轰烈烈大革命的序幕。
中共中央局机关从上海迁至广州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从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的事实中看到,要对付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单靠一个阶级的孤军奋斗难以成功。党认识到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决定联合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
此时的孙中山因依靠军阀打军阀屡遭挫折,陷于苦闷。他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所产生的影响,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支新兴的、生机勃勃的革命力量,愿意与中国共产党合作。
1923年年初,孙中山由上海返回广东,成立大元帅大本营,重建广东革命基地,广东形势日见好转。同年1月,共产国际执委会作出《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对国共合作起到了推动作用。中共中央局采纳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建议,将中共中央局机关从上海迁至广州。
中共中央局机关迁粤后,在大力推进与国民党合作的同时,加紧筹备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广东党组织积极协助和配合中央局各项工作的开展。中共三大召开前,中共中央以“钟英”为代号,指示各地大致从每十名党员中选派一名代表,前往广州参加大会。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瞿秋白、蔡和森、向警予、张太雷等至少40人出席大会,代表全国420名党员。马林也参加了会议。
今天的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由中共三大会址遗址广场、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组成。中共三大召开期间,陈独秀和李大钊同住在广州东山新河浦路的“春园”二楼。来穗参会的毛泽东也住在“春园”,他在这里和其他会议代表参加大会的筹备工作。附近的“简园”也是毛泽东经常活动的地方,他常到这里找国民党人谭延闿商谈统一战线问题。
讨论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问题
根据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的展陈显示,中共三大代表的完整名单目前尚未发现。根据马林笔记、与会代表回忆等资料,代表人数至少有40名,其中可查实姓名的有38名。他们当中最年长者46岁,最年轻者21岁,平均年龄为29.8岁,有工人、知识分子、军人,第一次有女性代表参会。他们来自各地,具有最广泛的代表性。
大会的主要议题是讨论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问题,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等重要文件,选举了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大会正确估计了孙中山的革命立场和国民党进行改组的可能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实现国共合作。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此外,在9天的会议中,代表听取和讨论了陈独秀代表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作的报告,决定了国共合作的方式问题,通过13个文件决议。大会选举陈独秀、蔡和森、李大钊、谭平山、王荷波、毛泽东、朱少连、项英、罗章龙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邓培、张连光、徐梅坤、李汉俊、邓中夏为候补委员,组成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由陈独秀、蔡和森、毛泽东、罗章龙、谭平山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委员长,毛泽东为秘书,罗章龙为会计,负责中央日常工作。
中共三大后,共产党人积极推动国民党改组。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中共三大正确认识和分析中国国情和革命任务,确定以国民革命运动为党的中心工作,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很快汇集全国的革命力量,开创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革命新局面,为掀起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打下了坚实基础。(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