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心声|我们在封闭区转运病人,遇到“不愿”就诊的发热病人
2021-06-10 21:05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平均每天转运4、5名病人,多次深入到最严重的封闭区域救治患者

讲述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护士 蔡锐彬
整理/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彭福祥 潘曼琪
图/受访者提供

4日晚上6点多,中山一院急诊科蔡锐彬、邹德志、王甲、谢庆明4名医护人员和简祥永、邹永祥2名司机紧急出发,带着急救装备和防疫物资支援荔湾区广钢新城医院,主要负责执行负压救护车120转运病人任务。

至8日,已出车15次,平均每天转运4、5名病人,多次深入到最严重的封闭区域救治患者。

深夜出车

4日傍晚,从越秀到荔湾,路途不远,但沿途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条河、一座桥把两岸的人们分得清清楚楚,桥的那一边水静河飞,落叶可闻。越靠荔湾,行人越少,当我们的救护车开进荔湾封锁区时,路上只剩下民警、交警、环卫工人、社区工作者和医务人员,我们都在为这座城市努力。

由于封闭区域只能靠封闭区域内的医院出车,刚到目的地,尚未休整,任务马上就来了。按出车前报告情况,病人有发热症状。

深夜出车

穿着防护服,四个人在后车厢照顾病人几个小时,幸运的是,病人情况良好,我们不断地和他交流,互相打气,讲讲笑话,熬过艰难时刻。我们想,能够在他人困难之时给予慰藉,互相温暖,哪怕一丁点儿,也是我们到这的意义。

不愿就诊的发热病人

8日晚上凌晨零点,我们又接到120出车通知,到白鹤洞海荣花园接一名31岁的女性,她的发热考虑是乳腺炎引起的症状,但不排除新冠风险,而该小区已有两例新冠确诊病人。

出车前,我们跟患者进行了详细的电话沟通。患者只是希望有医务人员上门对病情进行评估,不打算到医疗机构去就诊。听了病情描述,我们判断该患者需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评估更为安全。

几经耐心劝导,她才同意外出就诊。海荣花园一片寂静,整个小区的人都在居家隔离,进入小区后只见到保安。我们几个人,在深夜,穿过这条长长的路,只传来窸窸窣窣的脚步声。

这名正处于哺乳期的妇女,家里总共有5口人,其中一个小baby才两个月大的。考虑到家人需留下照顾小baby,她决定独自一人跟随我们外出就诊。

出门时,她有点担忧地说:“我担心一到小区的花园,就有人对我进行拍照。”

image.png
中山一院急诊四小虎

听到患者的隐忧,我们决定四个人分开站在她的周围,尽可能保护她,遮挡住她的身体。

在疫情特别时期,我们深刻感受到,普通的患者比较担心被误认为是疑似病人或者密切接触者,这意味着,患者非常需要我们心理支持,有时是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这一次,我们更加明白其中的深意。

我们早已有为病人冲锋陷阵的准备

这几天,我们几位队友同吃同住同行,谈起这次出征前的感受,大家都能感受到彼此内心深处的那一丝恐惧。

我们120出诊范围就是负责高风险区域;接诊的病人都存在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每接诊完一个病人,就需要更换一次防护服,值班12小时,我们就需要反复穿脱防护服十几次,无形中增加了暴露被感染的风险,同时院前环境的不断变化,院前抢救工作难度空前。

但是作为急诊医护人员,面对恐惧,我们早已有为病人冲锋陷阵的准备,现实的风险,更加提醒我们要做好防护,才能更好地救助病人。(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