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还未结束,海外贸易风险不断增加,对外艰难拓展市场的小微企业如何识别海外风险呢?记者近日在广州市场调研时了解到,随着政府不断出台各种落实普惠金融的政策和措施,小微企业自身也开始积极寻求出口信用保险的服务和支持,善加利用,以更好应对各种风险变化。
充分利用信用保险工具应对放账买家
广州奋威音响器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奋威音响”)已经从事音响出口业务十余年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奋威音响主要出口至欧美地区,且奋威音响由于公司自身风险控制意识较强,公司全部收齐货款后出运的交易模式,并没有应收账款风险。随着疫情暴发,欧美各国实施封锁政策,2020年奋威音响的业务量开始大幅萎缩,为保证公司运营,奋威音响积极拓展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业务。在全球经济环境下行的情况下,部分海外买方提出了放账要求。
“公司以前还参加广交会,以及国外一些展会来进行地推,对国外市场环境也有一定了解,如今只能走线上的国际商城进行业务对接。”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受限于疫情,公司无法派人出国对买方资质进行了解。此时,奋威音响出现了面临两难的局面:维持以往不放账的原则,订单量骤减,无法维持公司正常经营;放账的话风险难以自控,一旦出现坏账,企业资金流将难以维持。
最后,奋威音响想到了中国信保,并通过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广东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投保了小微信保易保单。投保后,通过中国信保资信报告等服务,多方位了解海外买方情况,并在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的承保下择优接单,维持了公司的业务,保证了公司在疫情期间的正常运营。
像奋威音响这种年出口额在300万美元以下的小微出口企业,广东还有着近3万家,很多都因为海外营商环境的变化,而面临业务困境。这种困境往往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海外供应链的中断导致订单转移至国内,但新老客户都提出了放账要求;另一方面出口业务的增加,导致原材料的采购与生产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
多样化服务助力广东企业出口
面对这些企业的困境,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为助力小微企业应对新冠疫情影响,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在帮助企业应对海外贸易风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包括通过微信公众号、小微企业服务号、“信步天下”APP等线上渠道及时发布风险预警和典型案例,为小微企业做好风险提示;借助中国信保在全球的合作渠道,通过资信调查服务帮助小微企业“慧眼识买方”。此外,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还在各地举办“信保大讲堂”、“暖企行动”等公益培训,引导小微企业用足用好政策性信用保险工具。
在发挥出口信用保险融资增信作用上,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联合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持续加大“贸融易”普惠金融服务,为中小外贸企业提供纯信用、无抵押、利率优惠的融资方案。2021年1-4月,在“贸融易”项下,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联合承办银行为309家中小外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融资投放金额约为7.8亿元人民币。
广州市华星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星电器”)开展外贸出口业务多年,已经是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的老客户了。2018年,华星电器在投保后,一家突尼斯买方以货物短装及质量问题为由拒绝支付货款,并表示未能成功提货。经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方面调查,买方实际上已提货,且并未就短装及质量问题提出有力证明。最终,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及时向华星电器赔付32,155.20美元,帮助企业大幅减少损失。通过这个案例,华星电器充分认识到了出口信用保险的重要性。
自2020年起,华星电器在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主动转投中国信保小微信保易产品,用足用好相关部门为促进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而制定的相关政策。海外业务得到出口信用保险“保驾护航”的华星电器,还主动当起了出口信用保险“宣传员”,积极建议同行业符合资质的小微企业投保中国信保小微信保易产品。
建立合作以来,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多次对华星电器等多家小微企业就海外贸易风险案例分析、信用保险介绍、如何规避合同风险等多主题进行培训,通过“送培训、送专家、送报告”帮助小微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更好识别海外买家,防范海外风险,为企业出口保驾护航。
另外,记者还了解到,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正积极推动小微企业数字化服务转型,提升服务质效,其创新研发的“资信红绿灯”、“小微学院”和“信步天下”APP等数字化服务工具,能有效帮助小微企业实现足不出户即可掌握国别、行业风险信息,极大程度提高了小微企业应用中国信保海外风险管理服务的便利性。
2021年1-5月,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服务支持小微企业12,260家;小微企业短期险承保金额36.77亿美元,增长12.9%。同时,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持续做好小微企业日常服务,通过小微客服中心开展电话回访,及时了解企业需求,为企业答疑解惑。截至5月末,累计回访小微企业近7000家次。(程行欢)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谢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