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猛虎归来”的转型之路 | 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
2021-05-05 14:47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深中通道的建设令中山人倍感期待。曾经让中山跻身“广东四小虎”的传统制造业也走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婷 林翎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宋金峪(署名除外)

20年前,京港澳高速广珠段结束了中山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沿途一系列开发区和工业区紧抓机遇加速建成。20年后,深中通道的建设让许多中山人倍感期待,而曾经让中山跻身“广东四小虎”的传统制造业则走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近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沿着高速公路看中国(广东)”来到中山,沿着交通和产业发展的脉络,探寻中山“猛虎归来”的转型之路。

从划船过河到驱车上高速的历史飞跃

站在京港澳高速广珠段的监控中心,监控画面上中山城区、民众、三角等路段的车流繁忙而畅顺。这条看似平平无奇的高速公路,是中山市境内建成通车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于1999年12月6日建成通车,给沿线要素流动和民众往来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交通便利。

20世纪80年代,从中山到广州必须往返10多个小时,途中要过五次渡口。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建成通车后,中山人开车到广州,只需1个钟头。

“我们有位员工说,当年妈妈生他的时候,要靠他的爷爷划小船送去医院,一路上就要花两个半小时。”广珠段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黄小鹏告诉记者,上初中时,这位员工到中山石岐读中学,如果走广珠段只需半小时,他从那个时候起就深切体会到高速公路给群众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

作为迎接澳门回归的献礼工程,“创样板、迎回归”成为京港澳高速广珠段建设者们的共识和目标。1995年,京港澳高速广珠段工程开工建设。1999年12月,广珠段交工验收,以91.3分的综合评分,一举创下当时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的最高分,被盛赞是“广东省高速公路建设的样板路”。

澳门居民陈先生每年都会带澳门参访团到内地交流。他表示,如今到内地的途径很多,但他依然会选择京港澳高速广珠段,“京港澳高速广珠段是澳门青年了解祖国发展的纽带。”

京港澳高速广珠段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大动脉”,如今车流量已由2000年的高峰车流2万多车次增至当前的高峰车流近20万车次。在日益增长的车流背后,反映出日益发展的地方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京港澳高速广珠段通车二十多年来,沿线广州、中山、珠海三市的GDP增长十倍有余。

依托便利的高速公路通行条件,京港澳高速广珠段沿线地方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和升级,相继建起一系列开发区和工业区,如南沙自贸区、中山高平工业区、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珠海国家高新区和横琴新区等新亮点。

深中通道串起东西岸融合发展愿景

从深圳宝安机场到中山,采访团一行依次通过广深沿江高速、虎门大桥、莞佛高速、广澳高速和翠亨快线的“几”字形线路,全程需要2小时。而2024年起,深中通道将横跨珠三角东西两岸,把这一路程缩短至20分钟。

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集隧、岛、桥、水下互通于一体,是当前世界上在建的综合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全长约24公里,设东、西两座人工岛、6.85公里海底隧道(沉管段长5.03公里)、17公里的桥梁(含1666米主跨伶仃洋大桥、580米主跨中山大桥)及一座水下互通立交(东人工岛),项目按100公里/小时的高速公路标准设计,为双向8车道。

建设中深中通道承载美好愿景。资料图/人民视觉

在深中通道中山大桥施工现场,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桥梁工程部工程师金志坚介绍,中山大桥的设计为斜拉桥,设计高度是213米,目前主塔已施工至150米高度,计划在9月底封顶。而伶仃洋大桥主塔也已施工至210米高程。

“现在工程基本上已经过半了,今年也将是深中通道的建设高峰年。”深中通道管理中心总工办主任、副总工程师陈越透露,目前中山大桥建设由下部转为上部,即将进入架梁阶段。而4月21日,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全线最深管节——第9个管节也在深达37米的海床上完成安装沉放。

一体船正在进行E9管节沉放对接作业。通讯员 卢志华 摄

谈到深中通道对虎门大桥、南沙大桥等其他跨海通道车流的影响,陈越分析称,深中通道开通的作用,不仅表现为对上述跨海通道交通压力的分流,“不只是从原有的跨海车流量中分走一块‘饼’,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车辆跨海通行,这会是一个需求不断增长的过程,珠三角东西两岸交流将更为密切”。

深中通道通车后,珠三角各市通行的距离将极大缩短,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间一小时生活圈将真正形成。

这条通道对于推进珠三角东西两岸产业互联互通以及各类要素的高效配置,加快粤东、粤西地区振兴发展以及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融合发展,助推广东经济转型、城市转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路网通达开启“传统灯都”的转型新篇

2020年底,广中江高速三期通车。这条被誉为“工业大道”的高速公路将沿途的佛山均安,中山小榄、南头、黄圃等12个工业强镇连接起来,大湾区高速路网进一步加密。

沿线的中山市古镇镇位于中山市西北面,是中山、江门、佛山三市的交会处,毗邻港澳,素有“中国灯饰之都”的美名,也是广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的“专业镇”经济形态的重要样本。

记者在古镇镇了解到,当前,当地围绕灯饰形成的成熟产业链,正借助不断加密的交通路网,集聚更多资源,吸引外地企业入驻,产品也辐射大湾区乃至全国市场。

中山古镇灯饰城

高速公路的发展给古镇镇的灯饰产业带来了人流、资金流和物流。古镇镇党委书记匡志介绍称,人才流方面,灯饰产业多年的发展有赖于广州、佛山等地一些“周末设计师”的推动,高速路通车后,人才的流动加快了;物流方面,经统计,目前古镇镇拥有物流公司585家,可通达全国所有省市。

兆驰照明起步于深圳龙岗,通过产业链延伸进入照明市场而落地古镇镇,目前已成为国内领先的LED企业。谈到交通对企业发展布局的影响,兆驰公司运营管理总监王钊深有感触,“2016年兆驰照明在古镇设立办事处的时候,我从这里到深圳开会,遇上堵车单程要花6个小时”。王钊坦言,这样的通行效率是赶不上深圳速度的。

随着南沙大桥通车、广佛高速拓宽,通行条件不断优化。现在从深圳到中山平均只需要2小时,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未来深中通道通车后,时间将会缩短至1小时。

古镇灯饰

此外,古镇镇更坐拥“南连横琴,北连佛山”的西部环线高速,古镇快线高效链接中山全市,广中江、中开高速对接深中通道直通广深;广珠城轨古镇站实现1小时覆盖湾区三大机场,世界商贸并流。2020年,兆驰股份的董事长顾伟来到此地,不禁感慨,如今的古镇速度比深圳速度还要快。

高速路网的开通完善,让更多像兆驰照明这样的广深高新技术企业将古镇镇纳入了企业的发展版图。匡志介绍,2020年以来,他们的项目库里已经累积了100多家有科技含量和上市意愿的公司,纷纷寻求在古镇镇落地。

据统计,目前在以古镇镇为中心的中山、江门、佛山三市11个镇,灯饰产业集群已经超过1000亿元,未来大有可为。

受交通发展和高新企业落户的影响,一场传统灯饰产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目前古镇正朝着两个方向发力,一个是原创设计,一个是智能制造。”匡志告诉记者,古镇镇建立了推动原创设计的产业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也拥有全国第一个灯饰行业的知识产权维权中心;在南部规划了灯都产业新城,将与广州、深圳的智能制造领域的公司进行优先洽谈。

古镇灯饰

 数据说 

“十三五”期间,中山的工业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49.3%和15.8%。规上工业企业增至3868家。

形成电子信息、白色家电、装备制造等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建成3个省级大数据产业园。累计完成技改投资776亿元,推动3400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建成31个国家和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此外,服务业支撑作用更加突出,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62%;外贸转型提质增效,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比重提高到57.5%。上市挂牌企业增至85家。

交通方面,“十四五”期间,中山将基本建成“四纵五横”高速公路网和“二环十二快”干线公路网。全市共规划12条高速公路,规划总里程约为395公里。12条高速公路将在中山设置54个出入口。

2021年一季度,中山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6.9%,两年平均增长66.7%,拉动整体投资21.8个百分点;全市共完成交通投资70.11亿元,占全省交通公路水运投资总数的18.7%,同比增长158%,投资总额和增速均位居全省前列,创历史新高。(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