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豪
通讯员 罗瑞娴 李夏同
推开张氏大宗祠厚重的木门,张润超仿佛回到幼时,他指着天井左边说:“这是一二三年级上课的地方,高年级上课的课堂在后面,一间间用布帘隔着,三个老师分上午班和下午班轮流教书。”
1937年,正是在如今的张氏大宗祠所在之处,当年的大井榕山小学从私塾变身学堂,成为黄阁第一个抗日战争宣传阵地。
这里曾经掩护了一批共产党员,他们在这里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做漫画、排话剧,传递进步思想,利用节日进行游行宣传;一边承担联络员的工作。
这些进步人士中,名气最响亮的当属写出《香飘四季》、《山谷风烟》、《羊城暗哨》等作品的著名小说家、剧作家陈残云和历史名人刘公亮。
在战火滔天中,他们用自己的心血在黄阁播种下不少革命的好苗子。直到耄耋之年,当年的师生们心中仍有一个解不开的黄阁情结,后来这些故事都在张润超等人的笔耕之下,集结成为一本《凤凰之光》,细数当年黄阁革命往事。
地下党员在黄阁宣传抗日救亡
张润超是大井小学的退休校长,在大井村的大街小巷里行走,村民们看到这位87岁的老人经过,都会笑着向他打招呼,喊一声“校长”。
记者跟随张润超,从大井村的小路上一步步接近,来到了当年这个传播革命火种的所在地——曾经的榕山小学。
张氏宗祠修建于清光绪年间,主体建筑是砖石结构,三进三出,分为前殿、天井和后殿三部分。祠堂被打扫得非常干净,门上的雕花、地上铺的青石板、墙上镶刻的碑文无一不诉说着时光的流逝。
1937年,张氏宗祠从原先的私塾改为榕山小学,榕山小学由黄阁镇大井村村民张志鸿正式创立,本村的孩子们不花钱就能学习知识。张志鸿并不是一名“平平无奇”的黄阁本地人,7岁就进入私塾念书的他在1933年到香港读英文书院。
在英文书院读书期间,他和陈残云成为好朋友。陈残云后来回忆道:“我很羡慕他的生活。张爱好文艺,也懂得一些政治,见了面有很多话谈,他思想上倾向共产党。但我对这些事全不懂,觉得他很有学问,有空时便去找他。”
抗战爆发后,张志鸿在1937年创办榕山小学,邀请好友陈残云和刘公亮到榕山小学教书。
当时陈残云在广州市区创办《广州诗坛》,一时间,进步的文化人云集广州 ,广州成为名副其实的抗日救亡文化中心。后来由于遭受不断空袭,陈残云应张志鸿之约,来到黄阁的榕山小学,月薪二十五元双毫银元。陈残云负责全校的语文课,兼对外宣传。
彼时的黄阁由于地处番禺、东莞、中山三地交界处,属“三不管”地带,是日伪势力管控相对薄弱的地区,这给抗日爱国人士开展敌后斗争创造了条件,成为逃亡的地下党员们一时绝佳的避难所。
在张氏大宗祠门口,还保留着当年的篮球框,由于场地太小,只能放下一边的篮球框,供学生们进行体育锻炼。张润超指着篮球框旁边的空地,告诉记者:“当年日本人扔的炸弹就在这里炸了,炸死一名女学生。”正是因为这枚炸弹,仅创办了一年的榕山小学只能关闭。直到几年后,张志鸿又重新创办黄阁国民中心学校。
著名篇章从黄阁走向全国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榕山小学能够成为当年日军轰炸的对象?
当年,一大批热血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托黄阁榕山小学和黄阁中心国民学校,在文化战线上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这两所学校的创办人都是黄阁镇大井村人张志鸿,在张志鸿的支持下,两所学校宣传抗日救亡理念,培养了大批新式人才,也掩护了众多革命志士。
这些革命志士出墙报、演话剧,传播进步思想,宣传发动群众,同时也为我党积蓄力量,并从黄阁走向更加广阔的抗战救亡和民族解放战场。
在黄阁,为了取得更好的宣传效应,陈残云找了一个三幕剧本《盲哑恨》,与学生一起排练,他亲自担任老盲者的角色,到街头演出。
黄阁的老百姓们看得相当投入。当演到日本兵打人时,竟有人走出来愤怒地还击扮演日本兵的演员,这个戏在黄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观众的抗日情绪高涨,剧中一些台词还被用来批评那些不关心抗战的人。
在黄阁教书期间,早前已参加《中国诗坛》创作和编辑工作的陈残云,第一部诗集《铁蹄下的歌手》便是在榕山小学任教期间编辑完成的,于1938年2月出版。
此外还创作了《怀念远方》、《告诉孩子们》和《最后的光芒》。除了诗歌和戏剧,他们还在街上贴满反映人民穷困生活和抗日的宣传画。
张润超至今还记得,其中有一幅漫画画的是一家人有六、七个小孩围着吃饭,小孩个个头大肚大,手尖脚细,瘦骨如柴。他们的爹娘愁眉苦脸。小饭桌上放着一个大饭斗,里面米饭很少,有一碟作菜的白豆。为了不容易夹到豆,碟上还盖着一个牛口罩。小孩们侥幸夹到一粒白豆就高兴地哈哈笑。一幅幅漫画描写当年人民生活的困苦,老师们利用节日进行游行宣传和演讲,黄阁人民的抗战意识和热情逐步被点燃。
朱德总司令秘书从黄阁踏上抗日路
刘公亮在黄阁榕山小学任教期间,积极参与抗日宣传,下定了投身革命前线的决心。张志鸿的大女儿张转宜常常怀念其父和刘公亮等人的情谊。
张志鸿在《自传》中提到,在寄宿的同学中,刘公亮和陈残云是很进步的,由于他们的影响,我开始阅读新思想和社会科学的书籍。
张转宜说,刘公亮和陈残云是张志鸿进步思想的启蒙者。后来张志鸿能支持革命,乃至冒着生命危险,以学校为阵地掩护地下党革命同志,其源概出于此。
刘公亮在黄阁任教期间,与学生相处得非常好,亦师亦友,一点老师的架子也没有,很受学生爱戴。他的酬金大部分用于资助穷学生,自己却连一套像样的衣服也没有。
1937年11月离开黄阁后,刘公亮与陈友群(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山东省青岛市市长)结伴北上陕北。经由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介绍,刘公亮来到陕西安堡西北战时青年训练班第四期高级队学习。1938年5月,刘公亮被保送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同年六月,刘公亮加入中国共产党。
刘公亮在“抗大”学习五个月,分配到太行山八路军总司令部工作。1938年10月,刘公亮到太行山八路军总司令部秘书处任秘书。这期间,与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左权参谋长等朝夕相处。
1947年夏,刘公亮调任冀鲁豫军区政治部办公室主任,曾立四等功一次。1949年4月,刘公亮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秘书处副处长,总政治部呈送毛主席的重要文件,大都经刘公亮之手。新中国成立后,刘公亮被授予共和国上校军衔。回望一生,刘公亮正是从黄阁踏上了革命的道路,开始了其战斗的一生。(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郭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