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丰西西
近年来,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凸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青少年心理健康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今年全国两会上,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并为之建言献策。委员们指出,应当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并呼吁全社会共同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不足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广东省委员会副主委刘冠贤指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频发,可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却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
在校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低,根据公开发布的数据,广州市、上海市等大城市精神卫生知晓率为70%左右;乡村地区精神卫生知晓在农村学校为50%左右;
同时,学校配备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足,全国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小学、初中分别占比49.2%、41.0%;乡村地区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小学、初中分别占比63.7%、61.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不少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往往被其他科目所占用;
此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大部分学校没有专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心理咨询室设备不完善,学生使用率偏低。
探索教育新模式
刘冠贤建议,建立由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卫生健康部门、网信办等多部门与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支持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成熟的教程和教材,统一规范,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课程表,计入学时;
同时引进心理、精神卫生专业人才,促进心理专科医院与学校合作,建立学生个人心理健康档案,开通心理健康绿色通道,打通学校学生转诊服务“最后一公里”;
此外,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如医院-学校-家庭共建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联盟或家校-医校共育模式:依托专科医院的心理专家为学校师生提供心理健康筛查及科普宣传服务,定期为学校心理教育老师提供面对面技术支持。
建立专门指导委员会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也关注到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
许玲建议,建立国家、省、市三级的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出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标准与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设施的建设标准,包括师资的数量、资质等要求,做到人员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以此来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同时,大力开展师资的培养与培训,逐步建立一支专业知识过硬、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她认为,应通过社会、学校、立法等多方面引导及管理,进一步改善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帮助父母学会更多与青少年良性沟通及互动的技巧,通过家风家教,积极传递正能量,不要将生活、工作、社交中的焦虑转嫁给青少年。
注重心理健康教师培训
全国政协委员、香江控股董事长翟美卿则建议,政府加强对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养的投入,落实事业编制,促进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考核评价,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要流于形式。
她认为,可以通过政策支持、购买服务等形式,发动公益机构等专业社会组织参与到儿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中。(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责编 | 魏礼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