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锐评】手球犯规规则又“上新”了,有一隐蔽问题值得重视
2021-03-07 19:23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VAR技术在辅助判断“是否接触”这样的事实判断时很给力,但在涉及“有意还是无意”这样的主观判断的场合,VAR的高清、慢放却可能产生误导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亮晨

国际足球理事会(IFAB)6日在年度会议上正式通过了新规则的修订,从今年7月1日起就将正式实施。因为五大联赛中频频出现的手球争议,本次会议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就是关于手球犯规相关规则的修订。

修订后的新规则在两方面出现了明显变化。

一方面是对于球员的手球界定,修订后的规则规定,球员的手臂不自然地张开、扩大了防守面积,属于犯规行为。

相比起两年前颁布的新规,这次增加了裁判对于“不自然”的自由裁量空间,而不是一刀切式的“只要防守球员手接触到球就判犯规”。这无疑可以让近来怨声载道的防守球员多少有些“松绑”的感觉。

本轮阿森纳和伯恩利的比赛中就出现了手球争议,裁判先是罚下手球的伯恩利球员,但随后又撤销了判罚

另一方面是增加了一个新的条款,即“如果一名球员的无意手球最终经由队友取得进球,或造成进攻机会,不再被视为犯规”。

就在不久前的英超联赛中就有一个典型的案例,那是热刺客场1比0击败富勒姆的比赛,热刺球员桑切斯的解围踢在对方球员勒米纳的手上,反弹到马亚脚下并完成进球。此球当时因为勒米纳被判手球而无效。

但是如果按照修订后的新规则,首先勒米纳是在手臂贴身的情况下在近距离被对方的解围打中,大概率应该是无意手球,其次,马亚的进球也会被算作一个好球。

总的来说,手球新规的修订,让裁判获得了更多的主观判断的空间,毕竟,球员的手臂张开是否自然、是否扩大影响面积,这些判断很容易因人而异。

修订后的新规对防守球员和进攻球员各有利好,防守球员可以在禁区内更轻松地放开手脚,进攻球员也不用再动辄因为队友的手球而耽误了进球。

VAR对比赛的介入越来越频繁

但是规则始终不是完美的。和增加裁判自由裁量权相应的,是裁判需要更频繁地通过VAR回放来验证自己的判断,尽量保证万无一失。这会使得VAR更多地打断比赛的进程,影响比赛的流畅性和观赏性。

此外,同样值得警惕的是VAR的局限性。VAR技术在辅助判断“是否碰到”或者“是否接触”这样的事实判断时很给力,但在涉及“有意还是无意”这样的主观判断的场合,VAR的高清、慢放却可能产生误导。

因为在这样特写式的回放呈现时,球员做出的动作,实际的力量和速度会出现失真,无意的动作也可能被放大,看上去成了“故意”。这也是犯规数量和点球数量近年来明显增加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个问题似乎还没有进入国际足球理事会的视野。职业足球对于新技术的利用,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摸索前行。(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视觉中国
责编 | 赵亮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