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作文 | 机器人小冰都会写诗了,你怎么看?
2021-02-15 23:10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00后是网络一代、机器人一代、无人机一代、人工智能一代……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曾在北京举办了“她”第一部原创诗集《阳光失去了玻璃窗》的新书发布会,这个小冰可以煮饭扫地,可以弹琴聊天,可以创作诗歌。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似乎也在努力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

你怎么看小冰出诗集这件事?请以写给开发智能机器人小冰的飞腾公司工程师的一封信的形式,将你对开发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想法表述出来。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微软机器人小冰有虚拟的美丽外型 资料图片

【学生作文1】

人工智能应注重深度而非广度  

□颜京莉 广大附中高二(4)班

尊敬的飞腾公司工程师:

你们好!

我是一名高中生。近日,你们研发的“小冰”功能强大,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引起人们的热烈议论。但人类使用机器人的初衷,应该仅仅是为了节省宝贵的时间。因此我认为,人工智能的功能无需面面俱到,它的强大更应体现在深度上。

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我们已不再满足于单个功能的智能机器人。在强调空间利用的时代,我们对智能机器人有了更高的要求——一体化。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利益导向之下,我发现你们为小冰拓展的功能中平添了一些无用的噱头。比如作诗、弹琴。

诚然,机器人有别于机器之处,除了外形,也许是它可以自主学习、优化算法,可以与人进行简单沟通、更有个性,这些当然是有效的功能拓展,也确实做到了高效化、智能化与一体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然而机器人的功能强大体现到广度上,企图去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就显得毫无意义。

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有家长、老师、同学、朋友,我们可以随时与身边的人聊天,一起阅读,一起欣赏文艺佳作……而看机器人作诗、弹琴等,或许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并无法让人们得到精神满足,自然也没必要将这些功能强行植入这些为日常生活服务的机器人的程序当中去。

你们应该认识到,现代社会终究还是人构成的社会。完美的计算、缜密的编码,始终只是冰冷的数字。当我们习惯于精密算法堆砌下的沟通,这个社会就已经失去了人情味。现代社会的人情世故,大脑风暴,肯定比人工智能更复杂,而创造、设计类的难度,更远大于下象棋。在这些方面,人工智能始终难与人脑媲美。

其实回归到机器人最初的功能要求,目前很多智能机器人仍在它的“本职工作”上存在“智障”的问题,所以优化它们在做家务方面的体验,拓展这些方面的深度研究,才应是你们需要进一步技术攻关的地方。

总之,人工智能的功能无需面面俱到,更应注重深度。希望你们能继续保持研发热情,在下一代小冰的研发中摒弃华而不实的功能广度,深化务实于服务类的功能,让其更方便我们的生活吧。

一名高中生

【学生作文2】

让人工智能与教育有机结合  

□袁钥 广大附中高二(14)班

尊敬的工程师们:

你们好!作为一名科技迷,贵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其多样化的功能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也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正因如此,它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21世纪以来,新一代人工智能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正在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工智能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推动力,是未来国家之间竞争的关键赛场,其重要地位毋庸置疑。人工智能以其强大的使用性、便捷性不仅帮助人们减少了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且节约了更多时间,甚至可以弹琴聊天、创作诗歌,很大程度上还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也会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也可以说,人工智能一直在为未来教育的发展创造新机遇,反过来教育也将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但就近年人工智能发展的现状而言,人们对其依赖性逐渐增强。我们常常可以听到“煮饭、扫地、洗碗这些事何必自己动手,不是有智能家居吗?”“孩子作业辅导,可以交给机器人吧”……诸如此类的观点日益盛行。

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人们的惰性越来越强。若让孩子过早地接触人工智能,孩子们自身辨识力较弱,依赖性较强,长此以往,他们可能最终连基本的生存能力都会丧失。这也意味着未来人才资源将大大受损,那么我们还拿什么来谈教育发展、科技创新呢?

正如苹果公司CEO库克所言:“我并不担心人工智能赋予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问题的能力,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那样思考问题。”当然,面对机器人功能日益多样化,导致人们惰性日益增强的,其实并不在于机器人,更实质的问题源于人自身的教育不到位。因此,我认为更值得我们去探究的是如何让人工智能与教育有机结合。

面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尊敬的工程师们,我想贵公司新开发的机器人应不只会帮助人们做家务、搞“创作”,更应在这个过程中教会人们如何高效地去做事。我们应该利用人工智能推动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利用人工智能推动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强化人才的全面培养。

以上只是我一些粗浅的想法,若有不当之处还望多多包涵。最后,借孟子之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与诸位共勉。望各位能对我的建议慎重考虑并采纳。

祝工作顺利,合家幸福!

小小科技迷

【教师点评】

随着时代的发展,由数据、算力、算法共同驱动的人工智能,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变化的新引擎,并引领一场超越历次技术革命的伟大变革。它全面提升了社会的运转速度,也为每一个公民提供便利。

但对人工智能的担忧从未停止过,霍金、比尔·盖茨、马斯克等名人都发表过关于人工智能威胁人类的言论。我们不讨论人工智能对人类生存的安全威胁,那还稍显遥远,但功能日渐强大的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方式,却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

颜京莉同学着眼于人工智能的功能,希望智能机器人高效、专业,能够服务人类生活,而不是“宽而泛”,更不要试图涉及人类的精神世界;袁钥同学从人工智能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希望工程师们以人为本,将人工智能恰当地融入人的成长过程,避免人类被物“异化”。他们均有独到见解。

当然,由于人工智能话题宏大,同学们的论点表述和行文逻辑难免有点瑕疵。但这种大胆创新、直抒胸臆的表达,值得鼓励。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王玉楼)

【非师点评】

关于小冰机器人的启示,两位同学的文章,让我看到00后——网络一代、机器人一代、无人机一代、人工智能一代——面对世界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独抒己见,我尤为赏识。

其中说,接触到人工智能是否改变人的情感方式?科学家对此已经表达忧虑:并不担心机器人像人一样思考,而是忧虑人像机器人一样思考。另外,谈及人与人的亲密关系——并非人机对话可以替代人际接触这些话题,其实是人类面临人工智能计算机时代的复杂伦理问题。面对如此沉重而巨大的问题,我们的00后表现出了勇气与见识。

我所要说的,是作文者采取的立场和态度以及表达,是否出于一种以更大的胸怀去接纳和拥抱面前的这个世界,同时指出问题。我不赞成那种居高临下地引用大而空的话语进行伦理判断的口吻,并隐含一种拒人千里之外大批判的感觉,完全的否定以及无态度的肯定,都是不可取的。

当然,文章如何写得好是一回事,每个人采取的态度又是另一回事。何况,我们面对的人工智能是一个艰深的问题,很难一语判对错。但,作为00后最有个性的一代人,我特别期望年轻人培养一种宽广而仁慈的视野与襟怀,而作文的过程也是一个自觉提升与修炼的过程。

(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副会长、广东财经大学教授 江冰)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易芝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