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符畅
通讯员 云宣 张玉娜
图/石建华
冬末春初,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成群的白鹭穿梭在蓝天之下,碧水之上,倒映在清如镜的河面上,宛如一块镶着钻石的蓝色翡翠,美不胜收。“十三五”期间,白云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在这里生活和越冬的野生动物逐年增加。
记者从广州市白云区获悉,近年来,以中央、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契机,白云区大力实施各项生态环保工程,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工作取得前所未有成绩,“天蓝、地绿、水净”的新时代生态画卷正在白云区徐徐展开。
空气好了:
每个镇街至少拥有一个空气监测站
2018年5月22日,白云区委书记赵军明在钟落潭镇主持召开了污染防治攻坚战誓师大会,吹响了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号角。
同年,白云区分别出台大气、水、固废污染防治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并定期召开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战大会,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和超常规的手段,推动污染防治取得新进展。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清新的空气沁心脾。近年来,白云人微信圈里的“蓝天白云”越来越多,湛蓝的天空正在成为白云大地最美丽的风景。
“在生态环境局的指导帮助下,我公司新装了UV光解和活性炭吸附废气治理设施,生产车间的异味没有了,不仅减少了大气污染,也为工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白云区一家家具厂负责人说道。
此前,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白云分局执法人员在现场检查时发现,该家具厂部分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直接无组织排放,积极主动指导帮助其完成整改。接到反馈意见后,该家具厂立马着手安装治理设备,新建环保设施并投入使用。
2020年,白云区投入1180万元,在全区新建23个空气监测站,配合原有的5个空气监测站,全区24个镇街每个镇街至少拥有一个空气监测站,结合配套开发的空气质量APP,全区环保系统工作人员能实时掌握各镇街环境空气质量情况,出现区域指标异常,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治理污染源,遏制污染趋势。
“十三五”以来,白云区逐步完善全区空气质量监控网络,重点做好冬春季的细颗粒物和夏秋季的臭氧污染防控,完成372家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整治工作,分类整治296家机动车维修行业企业,全面淘汰辖内燃煤锅炉。
2020年,白云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空气质量六项指标首次全部达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2天,优良比例90.7%。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连续5年、4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水质好了:
“散乱污”场所整治力度居全市各区之首
“在这里住了十多年了,以前不敢来河边,不仅河面很多垃圾,而且排污口排出来的水都是黑的。”来自金碧新城社区的林先生喜欢钓鱼,现在到石井河河边钓鱼成为他最日常的休闲活动。林先生说,现在他看到排到河里的水都是清水。
“散乱污”企业存在投资成本低、流动性大、隐蔽性强、呈动态变化等特点,多数藏匿于城中村民宅之中,利用夜间、节假日生产,部分村社、厂房出租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在企业搬迁后,重新招租低端、污染企业,导致极个别“散乱污”场所存在死灰复燃现象。
面对这些困难,白云区迎难而上,“十三五”期间,白云区共累计清理整治“散乱污”场所5.5家,历年整治力度位均居全市各区首位。
期间,累计开展“回头看”复查3.1万余家次,有效防止“死灰复燃”。目前,白云区正在制定《村(居)物业环境转入负面清单》,下一步将压实村居监管职责,坚决堵住散乱污滋生源头。
白云区还坚持用发展的眼光认清优势和短板,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着力解决长期以来污水管网建设不足的历史遗留问题。
2020年,白云区4座新(扩)建污水处理厂全部投产,新增处理能力61万吨/天,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至158万吨/天,是“十二五”期间的3倍。
“十三五”期间,全区累计建成污水管网超1万公里,161个城中村(农村)截污纳管基本实现全覆盖,建成城中村污水管网6934公里;完成2167宗(63.66平方千米)排水单元达标改造;市区联动持续开展“洗管”“洗井”,修复管网缺陷,污水收集处理效能明显提升。
此外,白云区以河长制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全面推进重点流域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排污口整治、黑臭水体整治等工作。
2020年,白云区4个国家、省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面达标,取得历史性突破,省考石井河河口断面成功消除劣V类,提升两个水质类别至Ⅳ类。“十三五”期间,李溪坝断面稳定达到Ⅲ类水质,鸦岗、大坳断面水质等级分别从劣Ⅴ类、Ⅴ类提升至Ⅳ类。
土壤好了:
累计完成逾500个农用地点位须采样分析
土壤是生命之基、万物之母,土壤健康问题关乎我们每个人能否“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是摸清土壤污染底数,保障农产品安全的重要举措。
2017年11月2日,稻谷飘香,农民迎来了丰收的季节,白云区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也迎来收官阶段,累计完成569个农用地点位须采样分析,采集的样品数量634份(包括表层土壤无机物测试样品569份,表层土壤有机物测试样品60份,水稻样品5份)。
2020年9月,白云区创新监管方式,将工业企业、污水处理厂、汽修企业、研究机构4类危险废物示范点建设成果数字化,推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示范点VR实景平台,实现示范点360度“云参观”,更好发挥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示范点以点带面的辐射带动作用。
“有了这个云参观平台,我们也可以在线查看示范点关于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的情况,通过用好典型,以点带面,为辖区产废单位提供更高质量高标准的示范点,也为我们在今后的执法和服务企业中提供了便利的手段。”广州市生态环境局白云分局执法人员说道。
据悉,“十三五”以来,白云区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方案、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大力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完成569个农用地点位的采样分析,完成160家重点行业企业的信息采集、风险筛查及31家重点行业企业的采样分析。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评审,完成建设用地初步调查报告评审13宗。强化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准入管理,确保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
绿色转型: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白云区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实施环评审批和监督执法“两个正面清单”,深化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改革,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了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以排污许可制度为核心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快推进。以环境影响评价为重要抓手,严审涉危涉重项目,淘汰低端污染产业,严守环境准入关口。
“十三五”期间,环评审批通过项目2718个(其中,2018年、2019年审批数均居全市第一)。2020年,按照“核发一个行业、清理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达标一个行业”要求,提前完成全区11877家固定污染源排放许可全覆盖。
实施环评审批和监督执法“两个正面清单”,对约300个项目实行豁免审批(即生态环境部门在收到相关文件后,可不经评估、审查,直接作出完成审批工作决定),通过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保障环保要求不降低。率先出台区级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对首批51家正面清单企业免于现场执法检查或减少执法频次,利用在线监控等手段,开展非现场检查。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十三五”期间共受理群众反映的污染投诉案件11625宗,按期办结率达到100%。
严格执法,同步做好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及修复。“十三五”期间,共检查企业22672家次,立案查处违法环境行为4198宗,查封违法企业1651家,次移送涉嫌刑事犯罪案件14宗;累计作出行政处罚决定4180宗,罚款17767万元;引导1752家企业参与信用评价,参评企业呈逐年递增趋势。
2019年开展信用评价即时修复以来,已引导150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帮助企业解决因受到行政处罚影响融资贷款、招投标等正常生产活动问题。(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郭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