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谭铮
2月6日,广州市越秀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开幕,此次会议以视频方式召开。会上,越秀区区长苏佩代表越秀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显示,2020年越秀区经济运行在困境逆势中率先回暖复苏,地区生产总值上半年增速排全市第一,全年实现3370.05亿元、增长2.7%,高于预期0.7个百分点,总量排在全市前三。区域税收增长3.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均好于预期。
全年安排1.3亿元补强公共卫生领域短板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越秀区首创首推的“三人小组”“一站一组一员”“六个三”等防控机制。为迅速遏制涉外疫情,越秀区率先提出“关联病例”概念,第一时间向省、市疾控部门发出预警,彻底阻断境外输入疫情在社区的传播。
工作报告显示,2020年越秀区安排了1.3亿元补强公共卫生领域短板,统筹建立发热门诊(诊室)23个,疫苗接种点32个,四类重点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实现全覆盖。该区疾控中心成为全国首批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试点单位。
经济在困境逆势中率先回暖复苏
工作报告中提到,2020年越秀区地区生产总值上半年增速全市第一,全年实现3370.05亿元、增长2.7%,高于预期0.7个百分点,总量排在全市前三。区域税收增长3.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均好于预期。
经济的回暖复苏有赖于越秀区及时出台“暖企10条”“稳经济43条”等政策。数据显示,2020年5月起重点企业返岗率达99.1%,重点楼宇和重点项目100%复工。全年新增减税降费98.5亿元,区属国有物业减免租金1.17亿元,“银税互动”引导金融机构为605.4万中小微企业及个人发放贷款537亿元。市场主体逆势增长,总量突破20万户、增长8.6%,其中企业超12.6万户、增长14.8%。
2020年越秀区率先加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改革力度,对标世界银行评估指标,迭代推出营商环境1.0、2.0、3.0版本改革,在全市率先实现“准入即准营”、企业注销“一窗联办”。“开办企业最快一天”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实有商事主体较2015年增长60%、年均新增超2万户。
此外,越秀区通过“云”推介、“云”洽谈、“云”签约,成功吸引深交所广州服务基地、上保所南方中心等重点项目落户,全年新增入库项目196个、已落户88个,其中500强旗下项目18个、总部项目19个。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越秀区建成5G基站3326个,密度居全市各区首位。
2020年,北京路步行街盛装开街,其“四个结合”改造经验获国务院大督查通报表扬,入围“2020影响中国人出行体验Top10榜单”,成为“老城市新活力”示范窗口。花果山小镇惊艳开园,一批国家级产业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为越秀区的产业平台在创新驱动中实现了质的突破。
十件民生实事顺利完成
政府工作报告中海提到,2020年,越秀区发挥政府保基本、兜底线作用,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越秀区在全市率先实现“羊城家政”基层服务站全覆盖,成功打造北京、六榕和登峰3个市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示范点。建成家庭养老床位422张,首个PPP项目东山福利院四期建成运营。为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等各类救济救助资金1.27亿元。
同时,随着“令行禁止、有呼必应”综合指挥调度平台的建成,越秀区呼应解决群众“烦心事”10199件。推广“民主协商、一事一议”基层治理经验,实现社区居民网上议事厅全覆盖。旧楼加装电梯551台,累计数量全市第一。“电梯托管”服务更是获评全国市场监管领域政府类社会共治提名案例。
未来五年目标: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100亿元
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越秀未来五年的发展也有所规划。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重大跨越,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100亿元,国际商务枢纽、科技创新基地、现代服务业高地、行政服务中心、教育文化医疗中心功能全面增强,国际大都市核心区建设迈上新台阶,全面建成“老城市新活力创新发展示范区”。
越秀区表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越秀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省委、市委、区委全会和省、市“两会”精神,抢抓“双区”建设、“双城”联动战略机遇,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从讲政治的高度做好经济工作,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奋力推进广州“老城市新活力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以“四个出新出彩”引领各项工作全面出新出彩。
2021年越秀区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年度任务。
越秀区还表示,2021年将推进北京路南拓西联二期工程38个项目;加快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推进实施中共三大片区品质提升、东园文化广场等20个重点红色文化项目建设,推出一批迎接建党100周年精品力作。打响“四大文化品牌”,精心设计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做好海丝申遗工作,提升非遗街区影响力。(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题图 | 视觉中国
责编 | 郭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