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应性皮炎患者及早规范治疗,可降低年复发率近80%
2021-02-04 22:08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靶向生物制剂药物上市仅5个月即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减轻患者的用药负担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近日,备受关注的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尘埃落定。其中,创新药达必妥®(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被正式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0年)》,是新版医保目录中唯一一个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靶向生物制剂,用于对传统治疗无效、有禁忌或不耐受的中重度特应性皮炎。

据了解,在新版医保目录正式实施之前,为尽早减轻特应性皮炎患者的用药负担,自1月25日起,相关终端药店或将大幅下调近60%的零售价格,现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沈阳等55个城市近200家医院及超过120家药房可进行处方,患者也可凭借部分医院医生的处方实现互联网医院平台购药并冷链配送到家。

特应性皮炎不仅仅是皮肤病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吴文中教授指出,近年来过敏、炎症等免疫相关疾病呈不断增长趋势。其中,主要由2型炎症反应引起的中重度特应性皮炎,不但是皮肤病,更是系统性免疫性疾病。

吴文中

患者由于长期遭受剧烈瘙痒、严重皮损、睡眠中断等疾病负担困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使其成为非致命性疾病中疾病负担第一的皮肤病 。

特应性皮炎往往表现为“皮肤-消化道-呼吸道”过敏进程的首发疾病,早期罹患特应性皮炎,也往往提示患者未来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2型炎症相关疾病风险更高。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学部主任吴建龙介绍,人体自身的抵抗力来自血液系统的白细胞,如果长期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类药物,白细胞会减少,从而可能引起造血系统受到长期抑制,导致抵抗力下降,这样患者很容易发生感染。

而靶向生物制剂与传统的治疗方式不同,可以特异性地阻断特应性皮炎的关键致病因子,从机制上治疗2型炎症相关疾病,快速、显著、持续地改善皮损程度和瘙痒症状,降低年复发率近80%,并且不用进行既往生物制剂需要的用药前检查,多项临床研究及真实世界研究证实,是安全有效且可长期使用的全身性治疗手段。

在医保正式执行前的零售价格调整,将极大减轻患者的用药负担,提升用药可及性,为及早实现规范治疗提供“抓手”。特应性皮炎是一种累及终身的疾病,尽早启动规范治疗,可延缓特应性进程 。

吴建龙

剧烈瘙痒反复发作需及早治疗

过去30年,特应性皮炎患病率逐渐增加,呈现高发病、低诊断的情况。其实,很多临床上认为的湿疹、顽固性湿疹、慢性湿疹,本质上就是特应性皮炎,究其原因,是以往人们对特应性皮炎的诊断和认识不足。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以IL-4/IL-13为核心因子的2型炎症疾病,临床上“特应性皮炎”已经是一种可以明确诊断的独立的疾病,但仍然有很多患者被误诊。

吴文中教授称,诊疗不及时、不规范,成为导致特应性皮炎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即使被确诊的患者,治疗效果也不尽人意,疾病长期反复得不到控制,很多患者兜兜转转在尝试各种治疗之后也不见好,甚至放弃治疗。

中重度特应性皮炎若控制不佳,将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吴文中教授提醒,当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剧烈瘙痒和皮肤干燥等症状,随之出现严重皮损、睡眠中断等疾病负担困扰时,要尽早到有诊疗能力的专业医院或专病门诊进行明确诊断并对症治疗,这将有效缓解或减少患者复发,并可同时有效预防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其他共病的发生。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特应性皮炎在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已经有了非常有效且安全的方式,随着2月初广州特应性皮炎诊疗地图的正式发布,患者按图索骥便可获得规范治疗。

具体医院包括: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过敏门诊、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特应性皮炎门诊、广东省皮肤病医院过敏门诊/生物制剂门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变态反应科门诊/MDT门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过敏门诊、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过敏门诊/特应性皮炎门诊/湿诊门诊、广东省中医院AD专诊、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过敏门诊、广东省人民医院过敏门诊等。(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释宣
责编 |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