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豪
实习生 陈珂昕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陶奕燃
去年广州在国内优先规划探索发展“羊城家政”基层服务站的建设,然而,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培正中学校长吕超调研发现,该项目在建设用地、资金投入、服务队伍等方面却出现发展“瓶颈”。
对此,他建议,由政府主导建立“互联网+”平台,有针对性地为老旧城区提供“羊城家政”服务场地和资金,完善家政从业人员职业规划,建立差异化“家庭病床”家政项目,打造专业化家政服务人员队伍。
资金等物质资源
向“羊城家政”倾斜
据吕超调查发现,部分“羊城家政”基层服务站的建设用地并无纳入到相关建设用地中去,以现有的“羊城家政”服务资金,远远不能满足辖区居民的需要,如作为老城区的越秀区,中心城区面积小无地可用,服务站多依赖于原有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星光老年之家等,且该区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总数为30.71万人,约占全区户籍人口的26.18%,资金供应与服务需求不成正比,使得“羊城家政”功能定位受到制约。
“在规划上,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若政府无法提供足够场地,应给予该点场地租金补偿”,吕超建议道。同样地,他认为对于所在辖区内的长者较多的区域,政府在广州市财政预算比例的基础上,应按照比例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以推进羊城家政基层服务站的持续稳定建设。
“羊城家政”作为半公益性的服务项目,其规模不一定能满足含括居民群众生活的全部要求。所以吕超还建议市政府职能部门做好顶层系统性设计和规划,为促进羊城家政服务业发展“搭台”。“建立‘互联网+’平台,将‘街道社区网格化+居家养老服务+养老院+居民家政服务’等等整合在一起,才能整合资源,有效提供服务供给。”
多方强化打造专业化
家政服务人员队伍
目前,数量、质量是制约家政服务行业发展的通病。一方面,职业从业意愿低、人员流动大等因素,制约着“羊城家政”服务人员队伍的壮大;另一方面,行业门槛低、专业人才缺乏、市场意识不足、素质参差不齐等,又导致一定程度上的供需错位。
吕超认为,在推进“羊城家政”基层服务站建设的同时,应将就业扶持、职业教育专业开设、技能培训、技能评价等政策导入其中。在未来,他建议不仅对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如为从事家政服务人员解决社保、医保问题,为家政从业人员提供廉租住房、积分入户等福利保障措施,吸纳更多的人才加入到家政的服务队伍中来;还应结合广州地区院校教育特色,开设适合基层社区的家政专业,培养毕业后融入基层社区进行服务的专业人员,完善家政从业人员的职业规划发展。
“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加强社区医疗与家政服务深度融合也是重要的建设内容。”“家庭病床”是吕超针对社区居家养老情况、结合区级医疗卫生系统而提出的特色服务项目。“通过对‘羊城家政’从业人员进行从业专业培训,让有护理资质的人员向失能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基础医疗护理、陪同就医、交代病情的服务,可以有效缓解失能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的不足,保障老年人的切身利益,提高生存质量。”(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