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广州慈善十件大事”评选结果出炉
2020-12-31 20:57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2020年广州围绕“党建引领”“健全政策法规”“社区慈善”等关键词多方位开展慈善工作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符畅
通讯员 廖培金

近日,广州举办2020年度“广州慈善十件大事”评选。据悉,本次评选在广州市慈善服务中心的指导下,由广州市慈善会、广州市公益慈善联合会联合开展,旨在系统回顾和梳理2020年广州公益慈善领域的重要事件,弘扬慈善文化,提高公益慈善事业的社会参与度和影响力,推动广州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经过公众投票和征询业内专家意见,2020年度“广州慈善十件大事”评选结果正式揭晓。从评选结果可以看出,这一年广州围绕“党建引领”,“健全政策法规”、“社区慈善”“抗疫”“脱贫”等关键词多方位开展慈善工作,深入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度“广州慈善十件大事”】

一、党建引领,提升慈善事业发展源动力

8月,广州出台《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着力打造一批慈善组织党组织示范点和慈善党建项目。

10月,广州发起“党建引领 百企助力”活动,采用“党建+公益+企业+志愿服务”模式,联合各区非公企业,动员各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参与支持“微心愿·善暖万家”项目,吸引超过160家爱心企业认领困难群众微心愿近1400个。

截至2020年12月底,广州市慈善会“微心愿·善暖万家”项目已累计实现10089个困难家庭的“微心愿”,受惠26963人次。

二、构筑疫情防控网,慈善社工志愿者齐出力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广州慈善力量迅速行动,汇聚慈善资源,齐心协力共战疫情。包括广州市慈善会在内的广州各大慈善组织发起倡议,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防疫工作,成为抗疫捐款捐物的集散地,截至10月,全市34家慈善组织累计接收款物3.18亿元,惠及困难群体和一线抗疫人员约170万人。

发起“红棉守护行动”,全市开通200多条“红棉守护热线”,截至10月累计投入专业社工12万人次,为困难群众提供疫情防控、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务。

广泛动员组织全市志愿者,积极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支持防疫工作。广州市公益慈善组织、社会服务机构和志愿者团队联合构筑疫情防控网,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深入推进社区慈善,慈善资源下沉社区惠及民生

2020年,广州推动慈善事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高质量融合发展,撬动慈善资源下沉社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深入推进社区慈善基金惠民行动,各区增设不少于10个社区慈善基金,打造一批社区慈善捐赠站示范点;举办“穗创杯”社区微公益创投大赛、“创善·微创投”社区公益微创投项目以及实施实施2020年慈善空间创益计划,为社区对接慈善资源。

截至11月,全市成立社区慈善基金356个,筹集社会资金2071多万元,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社区治理项目30多项。其中,番禺区社区基金实现全覆盖,全区275个村居全部成立社区慈善基金。

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十年累计筹款超40亿居全省前列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也是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举办10周年。过去十年,广州社会各界踊跃参与“6·30”活动,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历年来,广州通过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累计筹集善款超过43亿元,居全省前列,慈善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今年6月30日,广州市慈善会、广东省恤孤助学促进会和星河湾集团等广州慈善力量获评“广东扶贫济困日”十周年突出贡献社会组织和企业等荣誉。

五、完善慈善政策,推动广州慈善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广东省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发挥慈善事业作为第三次分配的作用,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为贯彻落实上级精神,推动慈善事业发展,今年8月,广州印发《广州市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涉及10个方面,30项主要工作任务,旨在发挥慈善事业作为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巩固提升“慈善之城”创建成效,推动广州市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这是广州慈善事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为未来广州慈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六、擦亮志愿服务品牌,广州再获国家级奖项

今年8月,广州市志愿者协会等3个组织、2个项目、1个社区和3名个人入选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8个部委、单位联合推选出的2019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暨百名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广州志愿服务再次斩获国家级奖项。

近年来,广州积极提升志愿服务,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截至今年12月5日,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超过360万人,志愿服务组织及团体数1.4万个,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亿小时,同时,广州推广“公益时间银行”,促进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和便捷化,初步搭建起覆盖线上线下的社区志愿服务网。

七、慈善文化融入生活,“食物银行”慈善空间获全国人大常委会点赞

今年9月,广州启动2020慈善空间创益计划,鼓励大型商业广场、图书馆、连锁门店、游客中心等设置慈善空间,用于慈善项目宣传、慈善活动开展、慈善文化传播,让市民零距离参与慈善。

广州以连锁餐饮企业为依托,将每日结余食物以慈善形式免费分享给有需要居民的“食物银行”慈善空间获全国人大常委会《慈善法》执行检查组点赞。

今年以来,广州先后举办线上公益慈善嘉年华、“善城汇爱”大型慈善惠民活动和寻找十大“最美慈善家庭”等活动,同时推进慈善标志建设和创建慈善空间,建成慈善广场、慈善公园、慈善街道、慈善社区等各类慈善活动基地236个,设置10个慈善空间,弘扬慈善文化,推动公益慈善融入市民生活。

八、加强慈善监督,促广州慈善事业透明化发展

自《慈善法》颁布实施以来,广州着力打造“阳光慈善”“透明慈善”,持续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广州慈善事业整体发展水平迈上新的台阶,今年9月,广州发布广州地区2019年度慈善组织透明度排行榜榜单。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市获得透明度A等级(最高级别,表示透明度得分占总分80%及以上)的慈善组织从最初13家增长到42家。编辑出版《广州市慈善资金监管实践与探索》一书,对慈善财产监管制度与模式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提高慈善领域的社会风险防范意识,增强慈善行业公信力;举办第四届慈善“公众开放日”活动,面向媒体、市民群众“晒账单”,进一步打造“廉洁慈善、阳光慈善”品牌。

九、强化人才培养,两大全国性社会组织人才培育项目落地广州

10月底和11月初,公益慈善领域两大全国性社会组织人才培育项目落地广州。10月23日,广州揭牌成立中国慈善联合会人才培养基地,将通过形式和模式创新,搭建具有特色的慈善人才深度合作平台,助力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专业慈善人才。

随后,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和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合作,启动高级社会工作师继续教育培训研究合作项目,将为创新高级社会工作师的继续教育培训课程、评价标准提供平台,并在广州先试先行,为国家后续出台高级社会工作师的一系列保障政策提供实践和理论上的支撑。

两大人才培育项目的落地,有利于完善与新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慈善理论和学术思想文化,为慈善行业培育更多优秀的实务人才。

十、广州慈善捐赠榜再创新高,引领城市慈善新风尚

12月,2020年度广州慈善榜公示,今年慈善捐赠榜再创新高,共收录546个慈善捐赠单位,296位慈善捐赠达人,捐赠总金额首次突破10亿元,达到14.76亿元,其中捐赠1000万元以上的单位25个,捐赠100万元以上的达人6位。

“广州慈善榜”由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慈善服务中心指导,广州市公益慈善联合会、广州市慈善会联合主办,旨在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城市慈善新风尚。榜单系统收录当年度个人和机构对广州慈善事业的捐赠,是当地最全面、权威的慈善捐赠榜单,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五届,是广州慈善捐赠以及慈善事业发展的“风向标”。(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羊城晚报资料图、视觉中国
责编 | 郭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