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一周年特刊·西湖】岭东文坛生异彩,西湖花地遍芳菲
2020-12-02 11:40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惠州文脉·花地西湖文学榜”获奖作家感言录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慧诗 李海婵 实习生 陈立婕 黄珣

惠州,是山水兼备、风物相宜的“千年之城”。罗浮山、西湖的美名千古传扬。文化名人留下的足迹,让这片土地钟灵毓秀。底蕴深厚的文化,使惠州这片热土人文蔚起,文教鼎盛。近年来,惠州文坛群星璀璨,百花齐放,热切期盼一个以文会友、技艺交流的切磋舞台。

恰逢羊城晚报《惠州文脉》创刊一周年,羊城晚报与惠州市委宣传部携手创设“惠州文脉·花地西湖文学榜”评选活动,系列活动广受关注,一众文人墨客云集响应,共收到超过942份作品,涵盖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各种体裁作品。经过初审、终审环节,获奖名单近日出炉。

深秋鹅城,西湖花地芳菲盛。“花地·西湖文学榜”评选结果出炉。脱颖而出的获奖作家,他们文学创作过程中,有何独到的经验?对于未来的创作,有何展望?我们一起来看看。

【小说】

申平《钢的琴》:

杂花生树,细腻成文

申平

《钢的琴》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一位领导的报告。他谈到,某地一户发了财的农民,为了附庸风雅,买了一架价值不菲的钢琴放在家里,但是全家人没有一个会弹,钢琴成了摆设。我听了这个故事,一直想把它写成小小说,但是如果只是写农民附庸风雅,那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后来我逆向思维,进而想到,何不把它和扶贫工作挂起钩来?

于是故事变成了:扶贫工作队入村,发现一家贫困户家里拥有一架价值不菲的钢琴,因此无法被纳入扶贫对象。工作组组长登门得知,对于主人公吴更里来说,钢琴不仅是他父亲留给他的遗物,而且还寄托着他的梦想和希望。因此,吴更里明知自己会吃亏,也坚决拒绝卖掉钢琴,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他家的钢琴。当他咬钢嚼铁地说:“我就不信我家里出不了一个钢琴家。”正是一个当代农民美好精神向往的写照。至于吴更里家的问题最后怎么解决,我没有去写,只是写了工作队队长做了一个梦,梦见吴更里成了钢琴家——作品到此戛然而止。这篇小小说在《羊城晚报·花地》发表后,受到各界好评,并接连获奖。给我的启示是,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必须要高于生活。一个作家,必须是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观察周围的一切,才能发现生活的闪光点,写出真正好的作品来。

吴振尧《南风薰》:

以文劝世,不虚此书

吴振尧

《南风薰》是一部反映改革开放的现实题材长篇小说,讲述了吴建设、庄惠敏等农村青年不断努力改变自身命运后,转而回报家乡、建设新农村的奋斗故事,高度浓缩了南粤大地农村四十多年的历史变迁过程。改革开放后,出现了进城务工的热潮。当进城务工青壮劳力受挫,重返乡村耕田种地时,他们对土地感到陌生和失望;而当城镇居民想参与农村建设发展时,农村原住民又担心土地被占,极力反对。在这种对抗下,农村变得荒凉,人们却不再愿意去改变乡村落后面貌。这样的状况深深刺痛了我的神经。

为此,我迫切地寻找新时期的新农民,用文学的笔触揭示这种现象,劝勉更多人投身乡村建设。当吴建设这样具有奋斗、实干、奉献精神的新农民出现在我的视野时,我想塑造出这一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新农民形象,就水到渠成了。

肖建国《半生聒噪》和《母亲和一座城》:

我若感怀,文思自来

肖建国

这些年来,我一直偏执地认为:不论何种文体,这些即将落笔绘就的文章,应当首先在某个细节上感动了我,让我有一股热乎乎的力量,催着自己去完成。若没有这股力量,我便不会动笔。

《半生聒噪》和散文《母亲和一座城》,都是在感动中伏案“敲打”下来的。《半生聒噪》写的是对人性的思考,《母亲和一座城》写的是伟大的母爱。我写文章有个习惯,开篇有三五百字时,便拿去问问朋友的看法。若大家看不下去,我就要思考如何修正。因为文章的好坏要读者来检阅,自吹自擂毫无意义。犹如中国的四大名著,老少皆宜,传之千古,方才是经典。

对于上万字的文章,我会把感动自己的那一部分讲给大家听,看能否引起人们的共鸣。这方法极有效,我和读者之间的共鸣催生了许多优秀的创作成果。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篇文章有了真情,也就有了灵魂,其他的技巧是次要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天下文章,古今相通。为人做事,真情实感,才会打动人心。

感谢活动主办方与读者的喜爱。我深知自己的不足,这次获奖于我是一个极大的鼓励,我将借此契机,向大家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质量。

【散文】

陈雪 《东湖旅店》:

笔录故土,言传春秋

陈雪

羊晚花地是我写作生涯的耕耘园地,也是许多作家文友的成长摇篮。惠州不但风光无限,人文可亲;同时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东湖旅店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地下党组织营救文化名人的秘密交通站。它背后的这段红色历史,各地早有诸多记载。用散文的形式来写党史,不仅带有文史结合的非虚构创作尝试,也是挖掘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一种较好方式。作为本土作家,有责任向更多的外界读者推介惠州的悠久历史和红色文化。在未来,我将与时代同步,写湾区作品,讲湾区故事,尽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学地标和版图。

邱宇林 《情系罗浮山》:

心怀赤诚,文字可亲

邱宇林

我喜欢户外活动,喜欢温煦的阳光,喜欢高山大海,喜欢仗义执言。不知从何时起,我便与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希望能用我的笔,用我的诗歌、我的文字,给人们带来更多思考与心灵的慰藉。

《情系罗浮山》,以跨度10年的经历和感悟讲一座山的情愫和传奇。能够获评“西湖文学榜”,让我感到特别荣幸和开心。惠州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厚植人文沃土,使得惠州这个千年古邑在新时代焕发更加浓厚的文化气息,让我们有了丰厚的创作源泉。我在写作中已经收获了快乐,羊城晚报社精心组织策划的文学奖项无疑是意外之喜,对此我深受鼓舞、深怀感恩,我想,我会继续写作,写下有温度的文字!

【报告文学】

邓仕勇《触摸一座城市的温度》:

致敬政府,礼赞人民

邓仕勇

作为一个爱好文艺创作的惠州市惠城区人,我在亲身感受着家乡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一直想用笔来描绘惠州、宣传惠州,讲好惠州故事。

拆迁——每一个项目的基础工作,始终伴随着发展的脚步一路前行。这个敏感而又沉重的话题,不仅关乎那些老旧、凋敝、杂乱无章的旧屋老宅,同时也关乎老百姓生于斯长于斯的美好记忆与故土难离的情分。为了全面反映惠州市惠城区的拆迁情况,我和白雪老师耗时一年,几乎走遍了惠城区所有的乡镇和街道办事处,真实地记录政府如何处理好征拆补偿这一矛盾,如何让老百姓们看到长远利益,从那一件件涉及拆迁的民心工程中获益,如何让“拆迁”这两个敏感的字眼变得阳光温情的事迹。

书中描绘了在拆迁过程中,无数人为之付出的汗水与心血,遭受身心的考量和难以言述的委屈;讲述了百姓如何舍小家,牺牲个人利益,顾全大局,从而换取城市品质的综合提升,换来突飞猛进的发展。

情系百姓的拆迁工作人员,顾全大局的拆迁户,都是文艺创作中值得讴歌的对象。很荣幸,我能为这些可爱的人们在“岭东雄郡”这一煌煌历史画卷上,留下了不同凡响、浓墨重彩的一笔。

林丽华《考洲洋》:

写作是远方的回音

林丽华

写作是我个人的表达,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我对考洲洋情有独钟,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直在吸引着我,感动着我。考洲洋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命运,是生存图景和精神图景的体现,那里的人民还有新的追求新的向往吗?那又是什么呢?这些谜底,将由《考洲洋》这篇纪实性散文,向你一一道来。

这次获奖将对我是一个激励,我会借着这次文学盛会向大家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我感到考洲洋期待着我去发现、去书写,一个大的考洲洋的书写结构期待着我去完成。

白雪《当你老了》:

为时而著,为民立命

白雪

养老是一个典型的社会问题,《当你老了》从老年人的生存境况、养老的社会基本制度、政府在养老问题上的态度和做法等方面入手,力图突破地域局限,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寻求问题的症结,思考解决问题的良方。创作过程十分艰难,历时五年,数易其稿。收集大量可靠的文件、资料和相关数据、典型案例,再有选择地自费明察暗访,获取宝贵的创作素材;还专程去加拿大温哥华考察,参照其养老模式和经验,分析了当前国情下的可行性。《当你老了》在直面现实的品格和开阔的视野之外,还有其俘获人心的情感投射。

花地文学榜落户惠州,是惠州文化之大幸!本文能获奖,更是幸中之幸!获奖对我是莫大的鼓励,我将不遗余力地在文学创作之路上潜心探索、躬耕不辍、跬步不休。

文学评论

苏沙丽《贾平凹论》:

苏沙丽

文海无涯,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对于我来说,文学研究与批评从来不是文本内单纯演绎的故事与人物,不是高深理论与枯燥文献,而是面对自我,答疑解惑的一种方式。

《贾平凹论》是一部通过贾平凹面向传统、对乡村作社会学记录般的现实主义作品,我得以感知的是父辈们经历的乡村往事与当下,我无从企及的历史现场与生命过往。而作家在文学世界里所彰显的文化自觉,则让我更加认识到更为严峻的后乡村时代的精神现实。

沈从文说,好的文学是让人更多地去认识另外一种人生。借助文学研究,我很难说自己理解了乡土作家笔下的人物与生命形态,理解了乡土中国的苦难与清欢;我只能说,我在踮起脚尖试着与之对话,感受生命的充盈与丰富。文学研究与批评在我的意识里,正是带着个体印迹的精神体操与思辨。

【新人新作】

胡玲《画家厨师》:

慈悲心系百姓家

胡玲

一直认为,只有书写真实生活,才能与读者共鸣。每个小人物,有着自己的小世界与命运。他们真实而生动地存在我们的身边,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写作者理应怀揣着一颗悲悯之心,用敏锐的目光去关注底层老百姓的生存境况,展示他们的正能量,为小人物的生存状态而呐喊,道出他们的幸福与疼痛,写出他们人性中的美好与幽微。

在路上,我总爱仔细观察来来往往的路人,猜测他们的生活现状和心理活动,想象他们的难处与归途。闲暇时,我会坐下来,观看纪录片或者耐心听周围的老人讲述各类有趣的故事。故事中某个点总能触动到我,让我灵光一闪,经过反复的酝酿、构思、想象,这些人或事最终变成我笔下的故事。

【诗歌】

黄稳山《大洋湾赋》:

敬诗文、敬热爱、敬时代

黄稳山

赋是国内比较小众文学的文学形式,能够以赋文入选花地.西湖文学榜,说明时代文学的包容,感谢评审老师慧眼识珠,吾辈当继续努力。我的文学创作,大致秉承以下的理念:

一是立意为先。凡为文,必先炼中心思想。立意高则境界自然高,行文自然不俗。

二是内容贵真。为文之道与为人同理,在于真实,在于贴切。行文中注意处处有我,则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与读者自然而然地产生共鸣。不仅仅为获奖而为文,而是以情驭文。以内容胜人。

三是形式不拘。无论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都是为文章主旨服务,只要能表达文章中心,各取所需而已。

四是笔随时代。当前全国正兴全域旅游,各地风景名胜、风土人情都值得全国文学爱好者大笔挥毫,融入当前社会主义新形势,书写改革开放以来的各行业的新成就,才能与时代脉搏共跳动。

所以时不我待,仍需不忘初心,继续创作更好的文章,不负这美好的时代!

李建毅《浅析文学批评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和作用》:

文当如灯盏,引人向良善

李建毅

艺术作品尽管有虚构和夸张的成分,有迷茫、苦闷的内容;但归根结底,还是要反映人的真实感情,看到人性的真善美,引导人类走向光明。

作为一名从事文艺或美学评论的工作者,我觉得不仅要有独特的见解,还需要用宽容的思想、纯粹的美学坚守,以及对未来的拥抱。创作应该给文艺评论界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跟风和唱毫无意义的赞歌。

除了自身需要成长,更需要关心新秀的成长、针砭艺术时弊、做艺术家的诤友,对文坛的关注、对文本的苦心阅读、对社会万象的解构,对新生代艺术家的鼓励,葆有时代责任并倾注满腔真情。

执笔的手应当握着人民的温度:艺术创作始终是孤独的,文艺评论似乎更是渺小。然而,渺小的事物却知晓阴晴圆缺,还能够为世界发光发热。一个美学工作者唯有谦虚地阅读,才有可能写出有温度的优秀文艺评论作品,也才为人民所喜爱。

江冰:站在大湾区视野 讲好惠州故事

11月27日-28日,“惠州文脉·花地西湖文学榜”入围作品线上评审会举行。会后,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初评专家之一,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江冰教授。

江冰

羊城晚报:这次“惠州文脉·花地西湖文学榜”的初次评审,您阅览了众多投稿文章,对这些参赛作品有怎样的总体感受呢?

江冰:我的总体感受有两点:一是惠州无限风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惠州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极富特色的人文气质。二是,我深刻感受到惠州有着世代相传的人文传统,时至今日也十分注重文化的建设。惠州地处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的交汇地带,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兼收并蓄,更重要的是,在现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这篇文化热土上,还有一批优秀的创作者在不停创作优秀的作品,让我想起了上世纪80年代的诗歌黄金时代。

羊城晚报:这次“惠州文脉·花地西湖文学榜”评选活动投稿了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请问在您的评审过程中有没有让您感到特别印象深刻的作品呢?

江冰: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是作者白雪的《当你老了》,文章中提到了当代老年人的问题,文中以小见大,从本土地情出发聚焦全国性社会议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还有作者邓仕勇的《触摸一座城市的温度》,这部作品立足惠州本土,清晰地表达了一个土生土长的作家对本土真挚的热爱和诚挚的祝福。

羊城晚报:在您看来,这次举办的“惠州文脉·花地西湖文学榜”,对于惠州文学,惠州文化创作与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有什么影响吗?

江冰:在文化相对边缘化的时代,这项活动的举办对文学发展无疑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惠州,在地理位置上毗邻深圳。这个活动在助推惠州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将惠州文化,辐射影响到粤港澳大湾区,带动更大范围、更辽阔的文学创作动力。

羊城晚报:“惠州文脉·花地西湖文学榜”评选活动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创作者作品,请问您认为后续应该如何使这些作品扩大影响,培育一批惠州本土的文学创作者更好地讲述“惠州故事”?

江冰:“惠州文脉·花地西湖文学榜”将惠州西湖的形象和千年的文脉联系在一起是很妙的,我参与评审活动时看到很多优秀作品。我认为,文学创作不需要局限于本土,要把文脉传承和大湾区联系起来,希望惠州的作家们在创作时能够突破地域性,向全国的文坛冲击。既要有对本土本地的热爱,同时也要放眼大湾区,甚至是世界。我们要让外地人惊喜地发现这里不一样的美。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