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作文| 敲黑板!看高手如何品读古诗写作文
2020-11-23 16:04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品读诗歌的方法,可以通过对一类诗的研读,来提炼出某一类诗的特色;也可以借助诗歌的典型意象

【文 题】

品诗入境,自得其妙。中国古代传统诗论通常都会将诗品与人品相联系,人品决定诗品,诗品可见人品。选择一首或几首你熟悉的诗词,写一篇古诗词读后感,说说我们“品”到的诗词内涵。

【学生习作1】

读《从军行》,论唐诗的“平民视角”

□文海蓉 广东广雅中学高三(7)班

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都曾浓墨重彩地刻画过战场上或豪迈、或悲壮的情态。如李益《塞下曲》中的“定远何须生入关,仍留一箭射天山”……但在唐朝,有一群诗人,他们把自己的目光从豪情壮志的战场移向戍边之人无处抒发的思家念亲之情,注意到中原地区人们对于无休止战争的不满,他们把目光转移向了战争中的人性。

以王昌龄的《从军行》为例: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开头两句列举了边塞常见的意象“烽火城”“百尺楼”“海风”,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边塞特有的图景,最后两句却从反面落笔,写戍卒在家中等待的妻子。末句以一个“愁”字,直叙思妇之“思”,由此与前文所刻画的图景遥相呼应,使全诗的感情达到最高峰。

整首诗是以思家念亲为主题的。与大部分边塞诗的豪壮不同,王昌龄的这首诗摆脱了边塞诗普遍的“大场面”与宏观视角,转而从一个微观视角来写战争。

其实在诗中运用的“平民视角”,王昌龄并不是个例。唐朝的繁华盛世之下并不太平,据统计,唐朝从建立到覆灭的数年间,几乎平均每一年就有一场战争,仅对外的大战役就多达一百余场。

陈陶在《陇西行》中这样写道:“同来死者伤离别,一夜孤魂哭旧营。”无数的生离与死别在民间真实又残酷地上演着。“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即使是普通离别尚且会依依不舍,何况是面临生死未卜的战争?而民间疾苦,需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去发现,于是便有了这群以平民视角写战争诗的诗人们。

再举杜甫的《兵车行》为例。据《杜诗详注》所述,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中后期。当时唐王朝对西南的少数民族不断用兵。为补充兵力,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往军所,送行者哭声震野。这首杜诗中,“平民视角”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已从王昌龄单一地刻画个体的离愁别绪,铺开成了对普天下平民深切的同理心。

我们不难发现,杜甫这首诗中表现出了那些具有“平民视角”的诗所存在的一个共性:诗中消解了许多对于统治者盲目的不理智的歌功颂德,而是以更客观更冷静的方式来评析战争。诗中增加了更多“人性的回归”,体现出一种对个体生命的歌颂,这就是一种人文关怀。

其实“人性的回归”讨论范围可以很宽泛。从苏格拉底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到西方中世纪的“文艺复兴”,都是关于人性深沉的探讨。中国古代文人也不乏这样的探讨,从道家学说提出“性者,生之质也”,到魏晋名士的“个体觉醒”,无一不是对“人文”“人性”的追寻。

但本文所探讨的这种“平民视角”,它似乎比单纯的追求“人性回归”又多了一层社会意义:它的立足点是人民的生活。它是在试图从实际生活的层面上,去改变社会现状,改善人民生活。

白居易曾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也是与“平民视角”的思想内核不谋而合。反观中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历程,文学要么自成一格,为抒己见而存;要么融入政治,为推动时代发展贡献力量。但还有一种文字,不为己,不为满朝文武;它扎根于庙堂之外,无关于山水与风月,它们在民间的土壤里生根、发芽,最后枝繁叶茂,还民间一片阴凉。

【学生习作2】

李清照与梅“相伴一生”

□陈淙珂 广东广雅中学高三(8)班

李清照可谓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作家,开“别是一家”的婉约词风,被后人推为“婉约之宗”。而李清照对于“梅”有着一种十分独特的情感。她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亲身体验和独特感受借梅的形象融入诗中,为后人展现了一幅幅女性特有的情感画卷。

但讨论李清照笔下的梅之前,先得说一说李清照的身世。

李清照出身官宦世家,家境优裕,身份尊贵,父母都有很高的文学素养。李清照从小便知书达理、悠闲而开朗,后与赵明诚结婚,生活总的来说还算幸福。然而在“靖康之难”的动荡时期,时代的巨变打破了她闲适恬静的生活。国破家亡后,她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又遭遇丈夫病故、家破人亡等种种悲惨,尝遍人间悲欢离合。

她孤独寂寥,精神上更加痛苦,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她的思想,所以她人生后期所作之词在内容与风格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进入另一种词品极高的艺术境界。但梅一直都是李清照心路历程的映射之物。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点绛唇·蹴罢秋千》)这是李清照少女时期的经典作品。

少女荡秋千后的欢悦与见到陌生小哥哥(估计客人是帅哥)时的娇羞,表现得淋漓尽致,活泼可爱却不失风度。此处的梅记录的是少女的美好青春, 也是作者对爱情的憧憬和纯真的心意。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随着年龄渐长,李清照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梅的独特品性更加吸引她。李清照将其人格化,塑造出一个冰雪聪明、超群绝俗的美人形象。

这当然有她的自喻——傲然独放、卓尔不群,不愿意纠葛于世俗——但又像是李清照的理想。年轻的李清照,追求美、不受束缚、才高八斗,生活的安逸使得她诗中的梅花开得那么灿烂,又有些孤芳自赏。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清平乐·年年雪里》)“靖康之难”后的国破,丈夫去世后的家亡,政治迫害后的流亡,种种的苦难将李清照压得喘不过气来。

谁能想到,如此爱梅的李清照竟痛苦到要将那朵朵梅花撕成碎片。最后一句“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更是在诉说这傲立雪中的梅花也难逃厄运的心痛。此时的李清照已无心赏梅,梅花寄托着她的遭遇和情思,她不愿看也难再看。

再看李清照晚年诗中的梅,总是那么郁闷、忧愁。热闹繁华时会有“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的落空与茫然;再得以欣赏时,却想象着“从来知韵胜, 难堪雨藉, 不耐风揉”的凋零;季节到时,依旧“试灯无意思, 踏雪莫心情”,梅此时也不再挺拔,“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观照李清照的一生,我们方能看懂梅对于她的意义。于她而言,梅花的花开花落、荣枯盛衰,承载着她的青春过往、家国情愁,承载着她的人生沉浮和情感历程。而我们这些后人所能做的,仅仅只是从梅花的风雅韵致中去感受她的高洁情操与人格魅力,感受她如何用生命去奏响一曲曲荡气回肠的旋律。

【教师点评】

《读<从军行>》一文突出了品读诗歌的一种方法——可以通过对一类诗的研读,来提炼出某一类诗的特色。

作者精选了王昌龄与杜甫很有代表性的边塞诗,在精准解读诗歌内涵的基础上,也高屋建瓴地分析了诗歌的“平民视角”与其所展现出的对普通百姓的人文关怀。文章由个体之愁到群体之悲,结构上逐层推进,且思维颇为开阔,引经据典,贯通中外,对战争中“人性”的思考与文学创作的价值所在,作出了相当精辟的阐释。

品读诗歌,借助诗歌的典型意象也是我们常用的方法。《李清照与梅》一文紧扣“梅”这一古典诗歌的传统意象,选择了李清照写于不同时期的三首关于“梅”的代表词作,选点小而精到,切入点相当巧妙。

文章挑选了三首写梅词,通过其不同诗意内涵,将之与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女词人的青春情怀、高洁品性与家国之思一一对应。“诗词品读”与“知人论世”做到了和谐统一,文章意蕴丰富且立意高远,很好地诠释出了词人的情感与精神世界。

(广东广雅中学教师 蔡御蓉 )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易芝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