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扶贫调研经历,广大教授“反哺”课堂教学打造扶贫育人新模式
2020-11-18 19:19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我之所以研究扶贫,是因为我就是从贫困村出来的,由三位村小学的老师轮流资助读完小学,靠学校的奖学金读完中学。”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实习生 夏嘉欣 通讯员 梁云林 严怀婷
图/受访者提供

“贫穷是什么?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始前,我调研时曾看到一些穷困家庭全家轮流穿同一件衣服外出,以及每天五点钟大人举着火把送孩子爬山涉水上学等情景……”近日,广州大学南方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谢治菊教授在公共选修课《中国扶贫密码》课上说。

谢治菊是如何把自己的扶贫工作经历带入课堂的?这门课程有何亮点?

谢治菊教授在西藏林芝市波密县完全小学调研教育扶贫

四年扶贫调研经历“反哺”课堂教学

据了解,谢治菊教授是《中国扶贫密码》课程的发起人。课程中的30多个精准扶贫案例、100多个扶贫干部口述故事,大多取材于谢治菊团队多年来精准扶贫的调查报告与全国征集的口述故事。此课程面向全校23个学院开放,由4个老师共同完成。

《中国扶贫密码》课堂

“我之所以研究扶贫,是因为我就是从贫困村出来的,由三位村小学的老师轮流资助读完小学,靠学校的奖学金读完中学。”谢治菊介绍。

谢治菊介绍,自2016年全国大规模下派驻村干部以来,她带领团队着手研究了在四川、重庆、贵州等西南地区基层扶贫工作人员心态调查。后来,团队足迹遍布全国,行程3万余公里,走访了十来个省(市、自治区)的100余个村庄(社区),期间积累大量的一手材料。

“如果能真正做到用扶贫的研究成果反哺课堂教学,不仅履行了高校学者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与担当,而且对涤荡青年学子的心灵有重要的帮助。”在谢治菊眼中,教书育人才是教师开展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

由此,她在广州大学带头组建了一支以“开发教学资源,传播扶贫精神”为主的课程思政团队,致力于将扶贫资源应用于课程思政建设。

开发扶贫教学资源,打造五大扶贫育人体系

利用扶贫课题研究的平台和契机,谢治菊教授团队积极开发扶贫教学资源,构建了“科研育人、实践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精神育人”五大扶贫育人体系,先后推进了“扶贫精神进心灵”“扶贫故事进校园”“扶贫资源进课程”等育人活动,让几百名学生真正深入基层,担当起了乡村新闻官、直播带货员、学术调查员、支教老师、挂职干部、乡村美化师等身份,用知识照亮乡村的前程。

谢治菊教授访谈贵州桐梓县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干部李镇(右)

《中国扶贫密码》课程正是将育人与国家的精准扶贫战略体系结合的一大举措。谢治菊告诉记者,“开设这门课就是希望将自己调研中的收获和感想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了解中国精准扶贫政策、过程、经验、智慧与精神,凝练中国扶贫密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公共精神与责任担当意识。”

谢治菊教授访谈广东第九批援藏干部庄斌(右)

此外,为了呼吁更多学生深度了解我国精准扶贫的历史,从实际调研中挖掘出中国扶贫经验、扶贫智慧与扶贫精神,谢治菊教授团队于2019年底组织发起了“攻坚2020:一线扶贫干部口述故事”征集活动。目前,该活动共有20多所高校的100多名学生参与,已获得300多万字的案例素材和60多万字的教学资源。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