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全国慢丙肝规范化诊疗项目”启动
2020-11-18 13:37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旨在推动中国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规范化,提高丙肝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燕红

日前,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的“消除丙肝,责无旁贷”全国慢丙肝规范化诊疗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

项目旨在推动中国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规范化,提高丙肝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和“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宏伟目标。

图/视觉中国

中国消除丙肝任重而道远

丙肝是威胁中国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挑战之一,中国约有1000万丙肝病毒感染者,由丙肝引发的肝硬化和肝癌风险让患者个人和医疗体系承受了巨大负担。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三位发现丙肝病毒的科学家,也让公众的目光再次聚焦于丙肝这一亟待关注的领域。

受到今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社会对传染病防控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的防疫、抗疫成果受到举世瞩目。而在病毒性肝炎领域,中国也一直在全球消除乙肝和丙肝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多年来,中国坚持乙肝疫苗接种为主的防治策略,使我国成功甩掉了乙肝大国的帽子。但在丙肝的防治工作中,中国仍然任重而道远。丙肝和乙肝不同,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但可以被治愈,因此应该主动去找到并治愈这些丙肝患者,才能消除丙肝进一步传播的风险。

提升丙肝诊疗水平,推动国家医保落地

近年来,中国的丙肝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多实质性进展。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进入中国,一般患者仅需三个月就能完全治愈丙肝。2019年三款丙肝直接抗病毒药物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极大降低了丙肝治疗的经济门槛,让丙肝患者真正用得上药、买得起药。

在丙肝可治愈、治疗可报销的今天,中国消除丙肝的条件已经成熟,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启动丙肝规范化诊疗项目恰逢其时。通过提升基层医疗人员和医疗机构的丙肝诊疗能力,项目将帮助患者尽早受益于医学的前沿成果和国家的政策福利,让更多患者及早获得治愈。

该项目将通过建立专家指导网络和区域示范中心,通过以点带面的模式,不断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教育,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专业水平。项目计划选择15家中心医院和100多家分中心医院,建立院内和院间的丙肝转诊流程,推动丙肝诊疗经验的交流共享。

同时,基层丙肝诊疗水平的提升也需要伴随医保的落地执行,两者缺一不可。医保解决了丙肝药物的可及性问题,将几万元的治疗成本降低到了千元级别,是对患者的极大利好。只有老百姓切实享受到医保的实惠,才能打通丙肝防治的最后一个环节,化解丙肝治疗的难点。

消除丙肝需要社会多方携手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要在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对公共卫生的威胁,但在中国,丙肝防治还存在筛查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低的问题,要实现消除丙肝的目标,仅靠医务工作者是不够的,还需要联合社会多方力量。

相较于乙肝而言,大众对丙肝的认识和警惕远远不够。丙肝的传播途径多、具有很强的隐匿性,很多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不知晓或不重视。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在丙肝高发地区的筛查力度和疾病科普,教育患者重视疾病、鼓励高危人群主动筛查。只有找到了患者,医生才能对其展开治疗。

丙肝防治涉及筛查、转诊、诊断、病毒基因分型、用药选择和报销等多个环节,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在政府加大传染病防控力度、出台多项利好政策的今天,我们既需要医院针对丙肝建立标准化的跨科室协作和转诊机制,也需要提高全社会对丙肝防治的认识,在筛、转、诊、治各个环节全面发力,才能持续推动消除丙肝的工作。(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题图 | 视觉中国
责编 | 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