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钢
硬核科技,还得看中科院。在2020年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上,中科院广州分院组织40余家中科院系统单位,近400个项目参展,展示了一批让人叹为观止的前沿科技。
干细胞技术应用于新冠肺炎治疗
干细胞技术已经应用于新冠肺炎治疗。记者了解到,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国家干细胞资源库自主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细胞药物“CAStem细胞注射液(科舒达)”。
科舒达是世界首个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干细胞药物,获批国家药监局Ⅰ/Ⅱ期注册临床试验,并入选国家“三药三方案”。国家干细胞资源库开展了CAStem细胞注射液救治新冠肺炎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肺纤维化(PF)的临床试验,目前在武汉、北京、哈尔滨地区累计救治患者74名。
此外,国家干细胞资源库拥有临床级人胚干细胞平台,目前已经开展了9个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适应症包括帕金森病(PD)、脊髓损伤(SCI)、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视网膜色素变性(RP)、角膜损伤、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半月板损伤、膝骨关节炎(KOA)、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硬皮病、银屑病、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中重度宫腔粘连(IUAs)等疾病。
一个半小时完成小鼠脑部全方位扫描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香港科技大学共同牵头建设的深港脑科学创新研究院则展示了一个目前已知成像速度最快的显微镜——多维同步飞扫荧光显微成像系统。
这个显微镜有多神奇?它实现了对全脑范围内的神经纤维追踪,可以从丘脑完整追踪到皮层的轴突末梢,进而不同层次来阐述动物丘脑神经元的投射规律。只需要一个半小时,就可以对小鼠脑切片的扫描和拍摄,而且能够拍出最精细的结构,而目前世界上,同类的技术则至少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
而如果对比小鼠脑大200多倍的猕猴脑进行拍摄,仅需要几天时间,要实现同样精度的成像,同类技术则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技术实现了无模糊的连续运动成像方法,避免了传统成像方式反复切换视野的时间,极大提高了成像速度,可以对大批量的模型动物进行全脑三维成像分析,使得对猕猴脑乃至人脑的精细脑解析成为可能。
水下滑翔机——海洋探测的神器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自主研发的依靠浮力驱动的新型水下机器人“海翼”系列水下滑翔机,已成功执行了多次海洋科考任务,累计海上观测超过7400台天、观测距离16.7万公里,获得了5.2万条剖面数据,创造了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最远航程、最长作业时间等多项国际、国内纪录,首次揭示了海洋中尺度涡旋、西太平洋黑潮水体、白令海陆坡流区、南海西边界流等精细结构,显著提升了我国海洋实时立体观测能力。
这一海下神器还曾经入选了国家领导人2018年新年贺词,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201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深海热液探测AUV系统”(简称“探索4500”)为我国首台深海科学研究型自主水下机器人,集成微地形地貌测量、近海底光学拍照、水体异常探测等功能,满足深海热液活动区和冷泉区精细探测的需求。
2017年7月南海综合调查航次,“探索4500”在我国南海冷泉区开展大面积海底地形地貌精细探测和海底光学调查,获取了近海底水体探测数据和高清光学照片。在“探索4500”AUV完成指定区域的调查任务后,自主航行至“科学”号科考船作业区域。在“科学”船和“发现”号ROV的精准协同配合下,让科学家第一次看到了AUV在海底的工作状态,在我国首次实现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水下机器人近距离交汇拍摄。
未来农业:自动化收获及输送
佛山中国科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孵化企业广东视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基于地空AI机器人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则展示了未来智慧农业的美好场景。
利用这一技术方案,将实现由无人机采集农作物地理数据,由载有机械手臂的无人车作为载体,在取得高精度农作物数据的同时,实现自动化收获及输送。可以应用到农作物的辅助培育,包括张势判定、数据采集、间距计算、剪枝辅助等;无人机技术应用于安防领域重点人群追踪、交通违规车辆追踪、拍照、农作物的整体巡视;无人车技术应用于农业的农作物运输、工业上产品运输;机械手臂:可以应用于农业上果实的采摘,工业上东西的拿放、垃圾的分类等。
利用VR设备进行心理评估
戴上VR眼镜,对自己来个心理健康的评估吧。目前,在心理健康领域,存在着传统心理精神疾病专业医生数量缺口大、主要依靠医生的主观经验缺乏诊断标准、对重点人群心理健康缺乏有效的预警机制等问题,如今,新技术正在解决这些痛点。
佛山中科院产业技术研究院孵化企业广东博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创提出了“虚拟现实VR触发+柔性传感数据采集+多模态融合AI模型”心理(精神)疾病人工智能解决方案,通过心理学、精神病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医工结合,研发了抑郁症及焦虑障碍等疾病智能测评设备,包括便携式心盒、一体式心吧等。
据介绍,可穿戴式便携测量设备使个体行为可测,依托心理健康大数据,基于跨域知识计算和精准演化的AI模型,建立人工智能精神评估的服务平台,实现对心理精神疾病“快”而“准”的筛查评估。可以广泛应用于学校、军队、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机构、社区、心理诊所、康复机构、体检机构等场景。
项目负责人介绍说,传统的心理评估是通过医生的主观判断以及通用的量表和问卷来进行,其中会出现主观性的误差,被评估者可能会出现心理上的规避,而通过这一技术,利用脑电数据的采集,可以最大程度的实现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同时,通过数据量的不断提升,未来可以替代量表。
据介绍,本届深圳高交会上,中科院展团展示主题为“科技服务湾区,创新驱动发展”,展示内容分为先进制造、信息技术、生命健康、节能环保、合成生物学、脑科学、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先进电子材料等方面。(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柳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