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创想】在宽容的土壤中践行传承与创新
2020-11-06 11:34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惠州举办庆祝2020年记者节系列活动,本报夺得“惠州抗疫好新闻奖”一等奖,《惠州文脉》采编团队获评“优秀”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记者 马勇 陈骁鹏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丽媛

11月8日,新闻工作者迎来第21个记者节。今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全市、全国乃至全世界都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疫”。为表彰新闻工作者在这场战斗中的努力,近日惠州市举办了一系列主题为“铁肩抗疫勇担当,铁笔记录新时代”的记者节活动。其中“惠州抗疫好新闻奖”评选活动集中展示了部分优秀抗疫新闻报道,表彰了一批爱岗敬业的新闻工作者。

抗疫好新闻名单出炉

惠州市新闻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丘思远对记者表示,尽管新闻人笔尖下、镜头中的主角是奋战各行各业的先锋模范,但新闻人的奉献和付出也贯彻始终,他们的文字和图像提振了全市人民抗疫的信心和士气,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凝聚起磅礴力量。

“惠州抗疫好新闻奖”正是对这一批优秀新闻工作者和优秀抗疫报道的集体表彰。记者获悉,此次评选类别分为新闻作品、新闻采编团队、新闻工作者三大类,参评作品多达154篇,参评采编团队18个。

10月27日惠州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的2020年“惠州抗疫好新闻奖”定评会,评选出优秀作品76件、抗疫优秀采编团队10个、抗疫优秀新闻工作者25名。

记者深入抗疫一线采访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评选首次将范围扩大到6家县(区)的新闻单位,基层的付出得到充分肯定。

据丘思远介绍,惠州“抗疫好新闻奖”评委队伍很有专业性和权威度,10位评委覆盖了专家学者和中高级职称新闻工作者,分别来自市委宣传部、市新闻工作者协会、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等。

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张波教授是此次新闻奖的评委之一。他表示,此次评选抗疫好新闻,可以视为惠州新闻界对自身的工作检验,同时也是对新闻人拼搏精神的集中展示:“这批抗疫主题的新闻作品情节生动,细节饱满,有大量的感人故事和先进典型。”

记者了解到,11月6日,本次记者节“抗疫好新闻奖”表彰大会将在惠州报业传媒集团举行。

本报夺得好新闻一等奖

羊城晚报《惠州文脉》周刊在“惠州抗疫好新闻奖”的评选中斩获佳绩,夺得1个一等奖,2个三等奖。同时,《惠州文脉》编委会、惠州记者站还拿下了优秀采编团队的荣誉,羊城晚报记者李海婵当选抗疫优秀新闻工作者。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羊城晚报《惠州文脉》采编团队还获评广东省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先进集体称号。

《惠州文脉》采编团队获评2020年度广东省新闻战线“走转改”先进集体

在“惠州抗疫好新闻奖”定评会上,《惠州文脉》参评作品的内容和版面备受认可。评委认为,内容设有抗疫日记、人物特写、专访等栏目,层次感较强,整体选题策划与编辑思路融为一体,版面生动活泼,抓人眼球。

评委指出,《惠州文脉》的采编理念强调现场感和人文关怀,这种思路在抗疫新闻的策划和采编上表现十分突出。

《惠州文脉》品牌效应凸显

张波对记者表示,《惠州文脉》的尝试是值得肯定的,从策划到选题都非常不错,抓住了惠州的文化渊源和发展脉络。

2019年11月22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与惠州市委市政府联手,依托羊城晚报的文化基因优势,推出人文周刊《惠州文脉》。一年来,《惠州文脉》一直高质量践行“新闻为眼,文化为脉”的理念,多角度审视惠州,在深耕文化领域的同时,热切关注经济、时政、民生等题材。这一创新新闻宣传举措,经过一年实践,羊城晚报在惠州本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已形成一个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媒体品牌。

本报获得“一等奖”

“利用惠州宽容的媒体环境,羊城晚报及时做出传承与创新,推出《惠州文脉》周刊,很有前瞻性。”张波说,惠州自古是岭东雄郡,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擦亮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自信,对惠州建设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惠州文脉》,恰恰承载了推动惠州“大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

丘思远还与记者分享了他对传统报刊的深厚情怀:“我从中学时期就爱看羊晚,我还记得30多年前羊晚人发表的部分文章,印象那么深,缘于我对羊晚人具有‘人民记者’情怀的感动与崇敬。《惠州文脉》让我感到很熟悉又很新鲜,我感受到了羊晚人对社会的那份不变的深情,又感受到羊晚人在新时代的不断创新精神。

【学者访谈】

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张波:

“媒体人不仅是城市发展记录者,更是鼓劲者”

羊城晚报:您怎么看媒体在惠州发展和建设中的作用?

张波: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加快融合发展,“千年古城”惠州迎来了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惠州要争当国内一流城市,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夯实文化基础很关键。在这个过程中,媒体大有可为。

媒体的角色在惠州发展过程中不光是记录者,更是全市干事创业精神的“鼓劲者”。在媒体的记录和传播下,各行业的先进典型人物所体现的精神意志才能传递开来,媒体人扎根基层,贴近一线,从点到面谱写时代和城市的风貌,才能对时代精神、城市精神起到引领作用。

羊城晚报:您如何定义“好的新闻”与“好的新闻人”?

张波:好的新闻,有一点很明确,就是能够把人内心的一些正面感情激发出来。人的情感和意志很多时候是隐性的,好的新闻总能找到一个点,将读者的共鸣、共情等内在的东西外化。比如惠州00后援鄂护士刘家怡的事迹被广泛报道传播,是因为她的经历本身给人带来的情感冲击是强烈的,“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孩子”,这样的话语蕴含强大的精神正能量。

适逢记者节,新闻人总会反思如何适应变化的媒体环境。优秀的记者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无论载体和环境怎么变化,新闻最核心理念是不变的——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贴近实际。但更重要的是,记者走近一线要在学识上、经验上、思想上都做好准备,积极挖掘线索,看清事件的本质。

【文脉故事】

掌握线索 深度挖掘 深入一线记录感人故事

“疫情发生初期,我便做好了长期战斗的准备。”作为负责卫生健康线新闻采写的记者,李海婵那段时间几乎手机不离手,生怕错过任何重要的信息。每天,她都固定关注省新闻办发布会,与市卫健局、各医院时刻保持联系,关注官方渠道发布的信息,高峰时甚至一天发10条稿件。

羊城晚报记者李海婵

紧盯海量信息,李海婵努力从中挖掘感人战疫故事。2月初,李海婵得到新闻线索,市卫健局给广州市民程先生颁发了一封感谢信,因为程先生协助远在意大利的惠州留学生运送紧缺急需的防护服回国。

“当时由于时差,我暂时联系不到留学生,于是就根据程先生的口述快速发了稿。后来通过微信联系上他们,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深入采访,发了一条后续稿件。”一整个下午,李海婵都守在电脑前敲打文字,挖掘故事的来龙去脉和感人点滴。报道“出街”后,很多读者阅读、转发,大家频频留言为留学生疯狂“抢购”的赤子心、爱国情点赞。

与此同时,李海婵深入战疫前线。战疫期间,她迅速及时地采编发布了近百篇抗疫新闻。

李海婵告诉记者,在准备战疫特刊时,眼前所见的一幕幕深深触动着她。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隔离病区,医护人员小心谨慎地做好防护,穿上厚重的防护服,仔细地压着眼镜框,甚至压出印子来;送别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时,一个小女孩拿着两个玩偶,含着眼泪跟父亲说:“这是我跟弟弟,陪着你,你一定要平安地回来。”在场的人都红了眼眶;普通的农民开着车在全市各小区间穿梭,为市民们免费送菜送水果……

记者抗疫先进事迹获表彰

“这些都让我知道抗疫的成果来自集体的力量。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平时只是一个个普通的市民,但在疫情肆虐时,却爆发出极大的勇气,非常值得去书写。”李海婵说。

经过扎实充分的准备,2月25日,李海婵深度参与的战疫特刊发布,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多篇稿件阅读量超10万。

作为一名95后的青年记者,得以成为抗疫斗争中的一员,李海婵感到非常荣幸。她表示,将把参加抗疫一线报道的经历作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接下来,一定要加倍努力,不断增强‘四力’,发扬‘用脚写新闻’的好传统,以手中纸笔和镜头讲好故事。”(本文原载惠州日报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