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强 通讯员 黄振生
曾经污浊肮脏的小溪,通过整治,变得清澈见底,溪中建起的过水汀步成为了“网红打卡景点”;曾经杂乱无序的农田,通过土地整合,统一规划,变成了壮阔美丽的花海;曾经的丢荒山林,经过改造,成为兼具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功能的灵芝公园……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清远市英德连江口镇连樟村这个省定贫困村,如今到处生机勃勃,村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贫困户变身产业能手
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一行来到连江口镇连樟村视察,走进贫困户陆奕和家中,询问了他家里的生活情况。
“万万没想到总书记会到山里看我们!”陆奕和想起当时的情景,万分激动。据悉,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陆奕和通过财政贴息贷款包下了60多亩竹山种植麻竹笋,与朋友合伙开益肾子育苗场。他还主动参加连樟村夜校电工班学习培训,考取了电工证书。除了种植麻竹笋,他还积极务工,在当地乡村振兴学院当了一名保安。“我大女儿去年毕业后工作了,去年家里年收入达12万元。二女儿和儿子去年也考上了大学。”
陆奕和已由原来的精准贫困户蜕变成为靠勤劳致富的产业能手。今年10月17日是我国的第7个“全国扶贫日”,也是第28个国际消除贫困日,陆奕和受邀上京参加表彰大会,并获“奋进奖”。
家门口就可实现就业
一片竹叶能做什么?不少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包粽子,而在连樟村,一片竹叶的价值远不止于此,通过精深加工,它还可以做成竹叶茶、竹叶酒和竹叶化妆品等。
将乡村随处可见的“叶子”变成了“票子”,得益于2019年8月启动的连樟村碧乡生态茶叶深加工项目,打造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型茶叶产业链。目前项目厂房主体工程已完工,茶叶加工设备已进厂安装调试。预计带动周边200人以上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平均每年向连樟村、塘旺村小组集体分红35万元。
如今连樟村,不仅有现代农业产业园和扶贫车间,还有茶产业深加工高科技示范园、麻竹笋深加工基地、油茶加工厂等一批产业,让当地群众“离土不离乡,进厂不离家”,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
值得一提的是,连樟示范村三期项目——连樟村商业街目前也已初具雏形。项目建成后,将为村民就业、促进村集体创收提供新渠道,是助力连樟村乡村振兴的又一示范点。
去年12月,英德连樟样板区纳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连樟村作为连樟样板区重要一部分,正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探索出一条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让群众“离土不离乡,进厂不离家”的乡村振兴模式,力争为全国提供“振兴经验”。
大力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此外,连樟村依托原有的青山绿水资源,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户厕普及率达100%,村民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逐渐养成,而且落实农房管控,通过“筹工+筹劳+筹资”三种众筹方式,全面组织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村里各类文化设施也日趋完善,篮球场、图书馆、文化服务中心、儿童玩乐健身设施一应俱全。村里还成立了广场舞蹈队伍,晚饭后的路灯下,激情的音乐、舞动的身姿,为曾经单调枯燥的乡村夜晚增添了满满的活力。
如今,连樟村已退出贫困村序列,连樟村民已全部脱贫并走在致富奔康的路上。今年上半年,连樟村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0000.21元,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9520.22元。村集体经济从2017年的不足5万元,预计今年可达到200万元。(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梁泽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