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九成受访市民对广州养老服务发展现状表示满意
2020-10-23 16:11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广州已初步建立了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9064”养老服务体系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符畅
通讯员 廖培金

10月23日,广州市民政局举办主题为“共建大城市大养老,共享新机遇新活力”的2020年广州市养老服务供需对接交流活动,吸引100多家养老服务企业、机构参加。 

全市养老床位达7.14 万张

记者从活动现场获悉,截至2019年底,广州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75.51万,占户籍总人口的18.40%。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工作,连续10 年将养老服务纳入市十件民生实事,设立市养老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并出台了60多份政策,形成覆盖服务供给、服务保障、服务评估、服务监管等顶层引领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为养老服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保障。

当前,广州已初步建立了全覆盖、多层次、多支撑、多主体的“9064”养老服务体系。全市226间养老机构建有养老床位7.14 万张,每千名老年人床位连续5年达到40张,4000多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乡社区,“10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日渐完善。

在推进服务设施全覆盖的同时,广州也在统筹推进“3+X”创新试点,优化提升助餐配餐、医养结合、“家政+养老”服务供给,并创新推出高龄重度失能老年人照护商业保险、家庭照护床位、家居适老化改造等特色服务,不断拓展服务内涵,构建了兜底保障有力度、普惠供给高质量、高端服务可选择的多层次服务体系。

根据广州市人大今年委托开展的第三方民调显示,超过93.15%的受访市民对广州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表示满意。广州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绩效考核被民政部、财政部评为优秀。“转变政府职能 创新资源配置 着力推动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10个典型案例,“广州市建立‘长者饭堂’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被中央改革办刊发推广,列入审计署工作组5个正面典型和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会议10个改革典型案例。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评选“医养结合在中国的最佳实践”,广东有10例上榜,其中广州就有5例。 

社会力量成为提供养老服务主体力量

在切实履行政府兜底保障职责的同时,广州也一直着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放开养老市场,出台了大量扶持政策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居家养老服务。其中包括降低准入门槛,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简化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和养老服务企业登记手续;

加大资助力度,对民办养老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都给予不同额度的资助补贴,并通过公益创投连续5年每年投入1000万元,资助培育了306个创新性为老服务项目;

保障场地供给,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25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对利用国有企业物业举办养老机构设施实行不公开招租、租金优惠、延长租期、优先续租;

强化人才建设,对养老护理等专业人才提供多项补贴,保障养老护理员公共租赁住房,并在积分入户、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优待。

目前,全市73%的养老床位、85.5%的居家养老服务综合体、95%的长者饭堂和93%的家政养老服务都由社会力量提供,社会力量已成为广州提供养老服务的主体力量。2019年4月,市民政局举办了首届广州市养老服务供需对接交流活动,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搭建政府和企业交流沟通平台,其中34个养老项目实现了供需对接,涉及资金超过3800万元,引入和培育一批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的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投身参与养老服务,取得丰富成果。(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视觉中国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