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传承】广东唯一!“东湖旅店”入围文保利用“全国十佳案例”初选名单
2020-10-23 10:27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东湖旅店——营救中国文化名人陈列馆”再现了70多年前香港秘密大营救的历史奇迹
馆内通过雕像还原文人们到惠吃的年夜饭

统筹策划/羊城晚报记者 马勇 陈骁鹏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 林海生 陈丽媛

1941年12月,香港全面沦陷,数百名被日军搜捕的抗日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突然神秘“失踪”,几个月后却安然岀现在抗日大后方的根据地。这场规模宏大的秘密大营救行动,被茅盾称作“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这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个震惊中外的历史奇迹。其中,包括茅盾、邹韬奋在内的100多位文化名人辗转惠阳地区,大部分入住东湖旅店,再沿江北上抵达老隆、韶关各地。东湖旅店是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见证。

70多年后的今天,东湖旅店再次活跃在大众视野中。2017年惠城区政府将其回购后,打造成了营救中国文化名人陈列馆,于2019年1月30日正式面向公众开馆。截至目前,该馆已迎客十万余人。

近日,东湖旅店相继有好消息传出:10月12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2020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初评结果名单,由惠州市惠城区委宣传部报送的“东湖旅店”项目从全国109个案例中突出重围,成了广东省唯一入选该名单的项目。10月13日,“2020年度广东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典型案例”终评结果公示,东湖旅店再度上榜。

东湖旅店外观图

三大展区呈现大营救历史

在惠州市惠城区桥东街道上塘街,有一座欧式小洋楼,名为“东湖旅店”,这就是70多年前香港秘密大营救的“地下交通站”——惠州接送站,100多位爱国人士和文化名人就是在它的庇护下成功脱险的,它是这段惊心动魄历史的见证者。

为保护利用红色资源,传承弘扬红色文化,2012年,惠城区政府宣布东湖旅店为不可移动文物,并于2017年出资750万元将其回购。2018年,惠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东湖旅店保护利用工作,依据历史资料进行了修缮,围绕秘密大营救进行陈列布展。

“东湖旅店”馆长袁美霞向记者介绍,全馆展陈面积700平方米,分为“营救之路”“转移惠州”和“党旗高扬”三大展区,采用文字讲述、图片佐证、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绎等方式,借助雕塑、模型等,全面真实展示秘密大营救历史。

大营救路线示意图

记者在现场看到,陈列馆中,廖承志的“惠州诗草”、邹韬奋的“早出晚归”、廖安祥的“源吉行”、茅盾夫妇亲自烹饪的“年夜饭”等故事,都通过以上多种表现形式展现在观众面前。

家就住在桥东街的小陈觉得,红色印记通过多媒体演绎的形式传递给大众,能够吸引很多游客的眼球,不仅增加了惠州的文化气息,而且对年轻人也是一个很好的历史教育载体。

市民唐女士是一名媒体从业者,她表示,在东湖旅店看到很多在书本中经常看到的人物,尤其是邹韬奋:“我是学新闻的,以前对他的认识仅停留在中国新闻史上,他为了革命事业,不断办报传播革命思想,后来国家还用他的名字设立了‘长江韬奋新闻奖’,以鼓励后辈新闻工作者向其学习。得知他与惠州的关系,我觉得很亲切。”

唐女士表示,东湖旅店中有很多惠州特色,尤其是二楼陈列的“转移惠州”部分,讲解员在讲解时,更多侧重于讲述各位名人与惠州的关系,这能够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惠州的红色文化。

袁美霞告诉记者,现在东湖旅店已经成了惠城区党建活动的打卡点之一,入党、入团的宣誓仪式都在馆内举行,一到“七一”“十一”等节假日,馆内都爆满。据统计,从2019年1月开馆至今,东湖旅店已迎客十万余人。

被营救的部分文化名人和爱国民主人士

“早出晚归”躲开敌人的追捕

据史料记载,东湖旅店前身是惠州绅士翟雨亭的私人别墅。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坚持了18天的香港保卫战以失败告终。雪上加霜的是,因为皖南事变,被迫避难港九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一下子又陷入了日寇的铁蹄之下,命悬一线。

日本侵占港九地区后,大肆搜捕抗日爱国文化界人士和民主人士。正当日军在各家报纸和电影院的红灯字幕刊登启事,点名要邹韬奋、茅盾、梅兰芳和蔡楚生等人前去日军军部报到时,他们已经在严密的封锁下神秘地“失踪”了,并于数月之后安然出现在抗日大后方和根据地。

参与编纂东湖旅店史实资料的专家、惠州市作协主席陈雪介绍,当时,党中央、南方局一直在关注着香港战局和在港民主人士和文化人士的安危。一封封加急电报,从延安、重庆不断地打到香港皇后大道五号,在八路军驻港办事处和南方工委的缜密部署下,一场抢救民主人士和文化人士的大行动,旋即在粤港澳地区全面展开。

日军在遣散难民回内地时在青山道沿途检查关卡

在东江抗日游击区与港九地区之间开辟有海陆两条主要线路:西线,即陆上交通线,从九龙到荃湾,越过香港最高山大帽山到达元朗,然后渡过深圳河,进入宝安抗日根据地。东线,即水上交通线,从九龙往西贡然后乘船进入内地,转入惠阳抗日根据地。茅盾、邹韬奋等人就是从东线抵达惠州的,他们在东湖旅店中转后,沿东江而上抵达老隆、韶关各地。

为什么要转入惠阳地区呢?陈雪介绍,当时惠阳抗日根据地有东江纵队,有健全的地下党组织,有东江游击队的坚强武装,有良好的统战工作基础,加之有较好的群众基础,能够较好地解决好护送过程中吃、住、行等比较棘手的问题。东湖旅店由于隔街近江,交通便利,且对外营业,便于掩护,于是惠州地方党组织负责人将其选为营救中转站。

中共地下党党员卢伟如以香港昌业公司老板的身份住进东湖旅店,以接应文化人们到来。1942年1月初,第一批文化人茅盾夫妇、胡绳夫妇、戈宝权等20余人在1942年的除夕夜,来到东湖旅店,接着是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

陈雪说,邹韬奋是最后一位来到惠州的,国民党在通缉令中申明:“如果抓到邹韬奋,可就地惩处。”惠州地方党组织和东江游击队为了保证他的绝对安全,请他化名李尚清,由中共东江特派陈永及卢伟如的妻子陪伴他“早出晚归”,躲过敌人的一次次搜捕和追杀。

这次秘密大营救,历时200余天,行程上万里,遍及十余省市,共营救出抗日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及家属800多人。东湖旅店作为接待护送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爱国人士基地,历时半年之久。

馆内通过雕像、照片等形式还原历史

二期文保活化项目即将启动

“香港秘密大营救”已过去近80年,东湖旅店作为红色革命遗址得到了充分的保护和修缮,昔日笼罩在这座洋楼之上的惊心动魄的氛围已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庄严肃穆的红色历史厚重感。

惠城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钟焕中表示,本次东湖旅店入选“2020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宣传推介活动”初评和“2020年度广东省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典型案例”终评,“意义重大”。一方面这是对于东湖旅店历史意义的肯定,肯定了东湖旅店在香港秘密大营救中的地位,它为后来中国文化界百花齐放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这是惠州市历史文化遗迹活化中比较成功的案例,能够为惠州其他历史文化内容的活化提供借鉴,以整合惠州市红色文化资源,打响红色招牌。

杨启明故居正准备修缮修建东湖旅店展陈第二期

10月21日,羊城晚报记者再度来到东湖旅店时,恰逢惠州市相关部门正携专家组在现场勘察,为接下来东湖旅店的再度升级出谋划策。记者注意到,东湖旅店周边目前尚无大型停车场,停车难问题比较突出。

对此,袁美霞表示,东湖旅店位于惠州市老城区,由于先前城市规划的局限性,现在很难再找到空地修建停车场,因此他们一直极力提倡绿色出行,即乘坐公交车或者步行前往。若是有游客自驾前往,也建议在水东街停车场或者周边停车场停好车之后再前往。

记者还了解到,东湖旅店作为营救行动中的“惠州站”,文化名人和爱国人士们在中转期间,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但先前因为展厅面积等因素限制,未能将其铺开讲述。在离东湖旅店50米不到的杨启明故居,将进行修缮,启动“香港大营救”行动旧址第二期保护开发,到时候会将这些故事纳入其中。

【文脉故事】

夜路转移中茅盾夫人跌落河里

画作中文化名人及其家属连夜转移的场景

在东湖旅店内,关于文化名人与惠州的故事很多,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东江历险长留念”这部分故事。讲解员李晓仪介绍,根据大营救工作分工,卢伟如负责惠州城内的接待和送行工作,惠州区委书记蓝造负责从茶园到惠州的一路护送。

当年的2月14日是农历腊月廿九。7时吃过早饭,蓝造就带着大家从茶园出发,身材较瘦的茅盾穿着西装,戴上眼镜,身份是香港汇丰银行九龙分行的“副总经理”,张友渔身着藏青色丝绸长衫,扮成米行老板。

路上,天开始下起毛毛细雨,还刮起了风。走了大半天,很多人体力严重下降,行进速度也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直到将近黄昏,才赶到三栋。而此时,雨越下越大。

三栋是一个小镇,按计划仅在镇上吃饭、休息,然后接着赶去惠州城过夜。但从三栋到惠州的公路,在战争期间遭受多次破坏,损毁严重,到处坑坑洼洼。在前面带路的蓝造格外小心,生怕出意外,不断提示大家脚下的水坑位置。由于蓝造说的话客家味太浓,文化人士大多都是北方人,根本听不懂,所以尽管蓝造一路提醒,还是时常有人跌倒摔跤。而最大的意外,出现在刚走出三栋时。

当大家正经过一座桥,蓝造站在桥头一一清点人数,突然听到有人大声喊:“不好了,不好了,我太太掉到河里了。”蓝造赶紧跑过去。看到茅盾夫人孔德沚全身湿漉漉地站在泥水里,蓝造紧张的心稍稍放松下来,原来旱季的河里只有些水草和烂泥,茅盾夫人并未受伤,只是滚了一身泥。大家赶紧把孔德沚拉上岸,纷纷围过来表示关心。茅盾夫人马上跟大家解释,没受伤。待她拧几把弄湿的衣服后,大家继续赶路。直到深夜一点多,大家才抵达惠州城外。

香港秘密大营救被誉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学者访谈】

惠州市作协主席陈雪:惠州红色文化有望串珠成链

东湖旅店相继入选省、国家相关评选活动,足以证明它在历史上的意义与价值,那么,在荣誉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惠州为什么那么重视香港秘密大营救?接下来又要准备如何深度挖掘相关史实?对此,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香港秘密大营救研究组专家、惠州市作协主席陈雪。

经惠州中转安全便捷

羊城晚报:为什么当时会选择在惠州中转呢?

陈雪:惠州惠阳秋长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从香港出发有多条便利的道路可以到达这里,第一条是从香港坐船到大鹏再到这里,第二条是经深圳白石龙到龙岗到坑子再到这里,第三是从香港坐船到大亚湾澳头到这里。

再加上当时惠阳抗日根据地有东江纵队,有健全的地下党组织,有东江游击队的坚强武装,有良好的统战工作基础,还有较好的群众基础,能较好地解决护送过程中吃、住、行等问题。也有利于人员转送途中适当休整。

当时陆路上布控多、把关严,不便掩护,相对来说,走水路更为安全。东湖旅店由于隔街近江,交通便利,且对外营业,便于掩护,走东线从惠州中转是一条捷径,从深圳的白石龙或龙岗到惠阳秋长再到惠城区,然后沿东江走水路到河源,再分为两路,一路往韶关,一路往梅县、福建,这都是比较便利安全的线路。

前来参观的游客

筹建过程突出惠州特色

羊城晚报:东湖旅店从开始筹备到正式开馆,时间非常紧张,当时工作是怎么开展的?

陈雪:一开始惠州市文广旅体局、惠州市档案馆列出馆内陈列大纲的时候,陈述的是香港秘密大营救的整个历史,详细地介绍了太平洋战争爆发、深圳白石龙转移等,因没有惠州特色,被驳回了。

我个人对香港秘密大营救这段历史比较感兴趣,20年前就开始收集有关资料。2006年上映的电影《东江特遣队》,讲述的是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一部分从马来西亚回国的华侨参加了东江人民抗日武装东江纵队猛虎队,实施对香港知名文化人士大营救的故事,我就是这部电影的编剧之一,有关部门因此就找到了我。

当时我提了一个问题:在这场大营救中,惠州的特色在哪里?相对应的,我们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这些文化名人从哪里进入惠州?二是他们怎样安全到来,安全出去?问题提出后,我马上就开始了相关史实的梳理。

期间,修缮过程也在同步推进,幸亏收购之前,东湖旅店并没遭到大的破坏,检查完水电稍微修缮一下,就可开始布展。

馆内历史文献及实物资料非常丰富

历史细节能集中呈现

羊城晚报:有本地文史专家提出疑问,点出里边有部分不严谨的地方,现在东湖旅店正再度升级,会不会借这次机会纠正?

陈雪:其实不存在与相关史实不符的地方,只是说现在展厅里边有些事情确实不是发生在东湖旅店。香港秘密大营救在惠城区主要分布在几个地方,即东湖旅店、源吉行、东和行,其中源吉行是廖安祥带着廖承志的密令在惠州开办的,东和行是在东湖旅店附近的商行,但由于历史原因,后两个旧址已经不在,但他们也是秘密大营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东湖旅店作为保存较好的大营救遗址,就算当时不是发生在东湖旅店的年夜饭场景,也用雕像在二楼大厅展示出来,并附上文字说明,这是现实条件下尽力还原当时整个历史事件的无奈办法。

不过确实有点不足的是,现在这里被命名为“东湖旅店——营救中国文化名人陈列馆”,实际上是将东湖旅店的历史意义降低了,当时救援的不仅仅是文化名人,还有其家属和其他学生,这个后面会与专家组协议,尽量以“香港秘密大营救”为切入点命名。

前来参观的游客

惠州“红色”品牌再获提升

羊城晚报:此次东湖旅店入选“全国十佳”,怎样看它的意义?

陈雪:惠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资源也非常丰厚,尤其是红色文化这一块有比较好的根基,可以说“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惠州从未缺席”,广东省首位女共产党员高恬波就是惠州人。

明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东湖旅店恰好在这个时间点入选,这显示广东不仅在经济层面走在发展前沿,并且在党史、文化建设方面做得也比较好。另一方面,东湖旅店的入选,也肯定了惠州在活化文化上所做的工作,能够提高惠州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向更多人推介惠州的红色历史。从惠东的高潭、惠阳秋长、惠城区的东湖旅店、博罗的罗浮山等,可以串成一条线,这有利于提升惠州的红色文化品牌。

羊城晚报:茶园村也是香港秘密大营救中一个重要的中转站,现在惠阳也在整合资源,进展如何?

陈雪:现在茶园村正在收集香港秘密大营救相关史实,茶园村是游击区,武装力量、群众基础较东湖旅店更强,它也有自己更具代表性的东西,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沟通协商当中。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