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粤剧传统,留存行当唱腔——八旬粤剧名丑生叶兆柏录制粤剧古腔
2020-10-22 23:36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叶兆柏是“寻找声腔记忆——粤剧传统声腔录音汇”活动的又一位重量级录制对象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张霖 盛春原
图/主办方提供

近日,在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录音棚,粤剧中国保护中心邀请粤剧名家、著名粤剧丑生、粤剧八和会馆銮舆堂荣誉主席叶兆柏录制多个粤剧行当古老唱腔。这是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粤剧中国保护中心在2019年记录93岁“子喉王”谭佩仪的心曲后,于2020年再次开展“寻找声腔记忆——粤剧传统声腔录音汇”活动,用专业的录音设备记录下粤剧传统唱腔,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参与记录粤剧唱腔工作的嘉宾、工作人员合影

抢救记录粤剧声腔传统技艺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位于广州恩宁路的粤剧艺术博物馆,同粤剧票友亲切交谈,希望他们把粤剧传承好发扬好。两年来,如何传承和发扬好粤剧,成为广州文艺界尤其是粤剧界的重点工作。 

粤剧界人士认为,只有真实、完整地记录传统,才能更好地发挥传统艺术的精髓。在粤剧行当萎缩的背景下,在“流派唱腔”发展停步不前的现状下,如何尽快走进粤剧老艺人的记忆,寻找粤剧唱腔的精华,抢救性记录硕果仅存的粤剧传统声腔表演,这是粤剧保护工作的一大难题。

2019年,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粤剧中国保护中心等开展了“寻找声腔记忆 粤剧传统声腔录音汇”活动,记录了93岁“子喉王”谭佩仪的心曲。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活动旨在抢救记录粤剧声腔的传统技艺。下一步,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粤剧中国保护中心将不断加强粤剧保护工作力度,记录粤剧传统,留存行当唱腔。

广东音乐曲艺团多位演奏员参与演奏

一鼓作气录制五曲粤剧古腔

粤剧名家、著名粤剧丑生叶兆柏是“寻找声腔记忆——粤剧传统声腔录音汇”活动的又一位重量级录制对象。叶兆柏现已85岁,师从粤剧大师靓少英、白驹荣、薛觉先、文觉非塑造了风靡一时的现代粤剧《山乡风云》中为人津津乐道的“斩尾蛇”一角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参加了《粤剧大典》中的折子戏《芦花荡》的表演,有着丰厚的粤剧艺术积累和传承经验。 

本次录音由著名粤剧撰曲家陈仲琰任艺术总监。为了确保本次记录粤剧唱腔的艺术效果,年过八旬的叶兆柏和年逾古稀的陈仲琰事先多次磨合,力图将原汁原味的粤剧传统唱腔艺术流传于世。广东音乐曲艺团负责承办本次活动,并派出多位专业演奏员参与演奏。

叶兆柏录制古老唱腔

今年10月20日录音当天,叶兆柏不顾疲劳,一鼓作气录制了五曲来自粤剧不同行当的粤剧古腔。这五曲唱腔分别为:经典剧目《六郎罪子》武生唱腔片段、经典剧目《古城会》红生唱腔片段、经典剧目《斩二王》末角唱腔片段、经典剧目《芦花荡》小武唱腔片段、经典剧目《闯王进京》文武生唱腔片段

叶兆柏介绍,此次演唱全部用官话古腔,特别是红生、末角,在粤剧中已经消失,“现在整理出来,希望能够为后辈传承发展做些基础工作。” 在录唱过程中,叶兆柏声情并茂,完全投入角色,唱、念、做并用,形神俱备,展现出了演员和角色的完美融合,为粤剧表演留下了宝贵的视频资料。

“以声带情,以情带声。”参与伴奏的梁文通总结当日叶兆柏演唱特点。演奏员们都被叶兆柏的演唱和表演所感染,很多年轻的演奏员表示,参与此次录音不仅学到了很多粤剧行当唱腔,也感受到粤剧传统演奏中的“执生”、“拍和”的魅力。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