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和畅”古琴双联文化展在广州开幕
2020-10-22 11:16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展览融合了古琴、琴铭、制作过程、书法画作,让观众们领略到琴、书、诗、画之间既彼此联系又相互辉映的魅力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朱绍杰
图/主办方提供

10月21日, “南风和畅”古琴双联文化展在广州海珠区文化馆书画展厅拉开帷幕。展览以古琴、琴铭、书画等展品呈现文人书斋之雅道,又将斫琴技艺带到现场,让观众一览古琴的制作过程。据了解,展览之后还将面向市民推出四场免费的雅集与公开课。活动与展览将延续至11月1日(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展览现场

作为传统艺术的载体

展览以“南风薰兮•稼轩古琴文化展”与“南风时兮•七木琴社琴铭展”为主题。稼轩琴坊以古琴斫制技艺的流程、古琴的形制、古琴与画作的结合等多个方面,从技术和艺术两个点进行深入挖掘,多维度地呈现古琴文化的丰富性与其深厚的历史底蕴。

展览首先展示了“古琴斫制技艺”。通过实物的分解说明,展示出一块木料是如何通过选料、定式、上弦、刻琴铭等等复杂精细的工艺步骤,变成琴师手下音色明丽的古琴。“要斫制出正统的古琴,声音、手感、形制和工艺都不能马虎,”稼轩琴坊创始人陈志彦告诉记者,为了追求更加完美的成品,仅“漆艺”一项工艺,琴坊便邀请了专家教授成立稼轩漆艺研发中心,不断研发与创新工艺,至今已有小成。

“我们一直在尝试多角度、多渠道的推广古琴文化传播,” 陈志彦说,“琴展、公益课、雅集、音乐会等等多样的形式,能为古琴带来更多年轻的听众。”而这一次展览融合了古琴、琴铭、制作过程、书法画作,也旨在让观众们领略到琴、书、诗、画之间既彼此联系又相互辉映的魅力。

古琴制作让朽木成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谢导秀所监制的古琴是展览中的重点展品。这批由七木琴社制作的古琴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最新一代的仿唐琴“惠兰”小琴个头虽小,音色却洪亮古朴。七木琴社副社长崔广睿介绍,这些斫制作品在本次的展览中均对市民开放,每一位古琴爱好者都可聆听和抚弹古琴。

展览中,各种制式大小的古琴让观众们啧啧称奇,有些擅古琴的观众还在琴上试奏一曲,细品音色。其中,一把名为“云梦虚空”的古琴吸引了不少观众的围观。一般来说,古琴对木料颇有讲究,但这一把琴却是用废弃木头外裹树脂制作而成的;在琴的一端,枯树的纹路清晰可见。

“让朽木成材、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是我热爱古琴的一点,”古琴的制作者、青年斫琴师李德荣告诉记者,这把琴的音色经过特殊处理,能适应各种风格的琴曲。“每一根木材、每一款不同形制古琴的研发……对于我而言都是崭新的遇见。这种热情与新鲜感,让我斫制古琴、传播古琴文化永远感觉不到累。” 李德荣说。

“岭南古琴艺术的传习、传承,离不开各方共同扶助、共同探讨、共同成长。”崔广睿告诉记者,琴社在岭南古琴艺术馆针对广州市民开放的免费普及型“岭南古琴公益课”,已经走过了快十五个春秋。从最初入门公益课,到现在的古琴音乐会、琴学公开课、琴家讲座、古琴雅集等。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