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磊 通讯员 秦念
图/主办方供图
10月17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及其旗下品牌世界·观联合水印长廊等机构举办了“秀峰文学论坛”系列文学活动,李敬泽、韩少功、周晓枫等近四十位作家、文学评论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后疫情”时期文学创作、研究、出版和传播的新可能。
在当天的论坛上,作家王蒙通过视频亮相主题演讲环节,李敬泽、韩少功、周晓枫、聂震宁、王跃文、李洱、笛安依次做了主题发言。
“无论在哪个时代,文学的情感是不变的”
王蒙在《语言的艺术世界》的视频演讲中指出,语言是人类文明的符号与思维,它本身也是一个世界,教会我们关注世界和人生。文学是思维的艺术,美好的经历会逝去,但文学里有永恒,它能激活人的思维,挽留时光,记忆生命的遗存,就像小说里的人物能永远年轻一样。
“我第一次对着这么多戴口罩的人说话,所以真是‘后疫情时代’,文学有各种各样的可能。首先是生活向我们敞开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李敬泽在《杜甫与中国人生》的主题演讲中指出, 整个疫情期间,他与父亲住所相距不到三公里,但是两人近两个月里无法见面,只能通过电话联系,这让李敬泽对杜甫的诗有了新的理解。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这句诗说的不是1000年前的事,杜甫说的其实就是我们现在的事,人和他的亲人之间、和他的世界之间,既脆弱又亲切的深沉的情感。”在李敬泽看来,这些深沉和痛切的经历和情感,不管在疫情前、疫情后还是什么时代,那些都是基本的和珍贵的。
但是这些基本和珍贵的东西恰恰在文学中不是自然而然的,不是说一定会有的。我们的文学历史,比如杜甫之前的文学历史就证明了有时候我们的眼光会发生不自觉的偏移,我们就看不到那些真正基本和珍贵的人类生活的情景。
李敬泽认为,这是在我们在讨论所谓“后疫情时代文学”的时候需要警觉的。“在看待问题的时候,我们到底没看见什么,我们有可能没看见什么?正是在我们的没看见中,在杜甫的同代诗人都没看见而只有杜甫看见的那里边,才存在着文学的伟大之可能性。”
“现在有一种新的文学出现,就是大量的娱乐性的、游戏性的文字。”韩少功在题为《文学的变与不变》的主题演讲中表示,我们不能用传统文学的观念来看待这种新的文学现象,认为它很庸俗,甚至觉得文学的末日来了。“这样一种恐慌的情绪,我觉得这没必要。我们应该有一种包容心的理解。”
韩少功指出,互联网时代,文化生态出现了剧烈变化,人在变化,工具在变化。这些变化在某种程度上,让文学变得更多样化了,但是文学的内容和情感是不变的。他认为,我们要在变化中,知道哪些是需要坚守的,哪些是应该变化的。
专家学者共话“王蒙与文学中国”
10月17日上午10点,由中国现代文学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南方文坛》杂志联合主办的“王蒙与文学中国——王蒙作品研讨会暨第十一届‘今日批评家’论坛”在王城学术报告厅举行。
近四十位作家、文学评论家、学者围绕“王蒙与文学中国”这一主题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研讨,对王蒙作品的语言风格、文学价值、文化属性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且具有建设性、总结性的对话交流。王蒙以视频形式参与了研讨会。
与会专家认为,王蒙无论是对中国文学还是文学中国,都有深远的影响。
他的创作不拘泥于框架,用词率直,充满了激情;他是一个时代的作家,他的作品把握着时代的脉络,弘扬着时代精神,反映着共和国文学发展的轨迹,特别具有当下性;他是中国作家中的“劳模”,在中外文学交流、大众文化交流、大众传播等方面影响力巨大。
会议还从各方面对王蒙先生作品的文学性、历史性及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剖析。
10月17日晚上,在漓水之滨的水印长廊举办了“王蒙漓江之夜”音乐朗诵会。近四十位文学名家与音乐人周云蓬、马条,以及到场的数百名读者,以文学之名相聚,寄情山水,放怀文学,让山水与人文完美交融,让音乐与情怀曲水流觞。(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易芝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