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栩豪
通讯员 焦婵娟、叶玮鹏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邓勃
垃圾倒入分类车集中处理,不仅可将垃圾干湿分离,还能将垃圾中的铁、塑料袋、纺织物、玻璃瓶等可回收物品分开?垃圾投放点安装消毒除臭机后能再无异味?
近日,记者从广州市黄埔区了解到,全国首辆垃圾分类减量车在黄埔区夏港街投入使用,为垃圾分类插上“智能的翅膀”,开创垃圾分类的“黄埔模式”。
垃圾处理后总体减量可达40%
在夏港街青年社区垃圾分类减量示范中心,记者看到,一台外形类似大货车的智能垃圾分类车缓缓展开两侧档板,车厢内是形状各异、紧密排列的仪器设备,工作人员用设备将一桶居民生活垃圾升起,倒入车内高桶中。几分钟后,分类车的干、湿垃圾出口开始分别“吐”出分离的垃圾;而在另一侧,经过机器分类后的塑料袋、纺织物、玻璃、铁器等物品也开始分门别类地掉落出来。
据了解,这是由广州开发区西区产业园管委会引荐投资、广州开发区投资集团旗下公司携手广州得米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自动垃圾分类减排项目。
该项目属全国首创,具有行业领先的专利技术,能将垃圾精准分类,积极响应国家“垃圾分类”及“工业创新”号召,实现城镇垃圾的综合利用。项目第一个试点选择在居民和中小企业数量多、分布杂的夏港街青年社区。
“垃圾其实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只要处理得好,就能成为真正的资源,垃圾也能变废为宝。别看我们这个分类车外表普通,事实上,它利用了垃圾组份数据进行优化处理,再通过磁力、浮力、光电、筛分等技术,把垃圾中的铁、塑料袋、厨余等物品自动分类出来,再分别进行后续的资源化利用。”项目运营单位开投得米(广州)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孙向夷介绍。
目前,经过小区居民初步分类的生活垃圾可通过分类车进一步作减量处理,每个小时可处理2至3吨垃圾,分类准确率达90%,垃圾总体减量达40%。其中,可回收物品能进行深度资源化利用,不可回收的垃圾分送去焚烧或填埋处理。市民在逐步养成垃圾分类习惯的同时,能通过这种新型的技术实现垃圾的减量和深度资源化处理,把好垃圾分类的最后一关。
据了解,这种新型的智能垃圾分类车主要通过380V电源接入或车载电源实现运作。居民初步分类的垃圾过磅后进入垃圾自动分类系统,先进行消毒除臭,之后再通过光电、磁浮、筛分、归类等工艺实现精准分类。分选出来的铁,由废品收购站收购;塑料袋通过深加工,变成塑料粒,可用于工业产品的原料,实现循环使用;厨余垃圾交由市政部门进行堆肥处理;干垃圾交由环卫部门进行焚烧填埋处理。
“目前青年社区每天大概有2吨的垃圾送到我们这个减量点,通过智能垃圾分类车处理之后大概还剩1.2吨的垃圾,再运往附近的垃圾站。街道环卫作业和垃圾分类人员工作量减少了近一半。”黄埔区夏港街环卫站站长叶青表示,青年社区是市、区垃圾分类示范点,智能垃圾分类车目前完全能满足需求。
打造垃圾分类“黄埔模式”
在青年社区垃圾投放点,若干个形状如传统洗衣机,外表标识着垃圾分类内容的垃圾桶一字排开,走近投放点,基本上闻不到垃圾臭味。打开桶盖,才发现内有乾坤,各色管道相连到垃圾桶背面的“桶内垃圾智能消毒除臭机”上,正是这个机器让垃圾投放点变得耳目一新。
“以前挺臭的,扔了垃圾赶快走。现在加装了除臭机,垃圾投放点臭味没有了,社区空气环境清新了,苍蝇蚊子都少了,我们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也更高了。”家住青年社区的居民邓先生说。(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陈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