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下的40年!为中国探路,不惑特区正当年
2020-10-14 08:26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四十年来,深圳、珠海、汕头经济特区应时代而生、随时代而变,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奇迹。

1980年是经济特区诞生之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催促着一座座特区城市奋进崛起。

四十年来,深圳、珠海、汕头经济特区应时代而生、随时代而变,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奇迹。

深圳从昔日荒凉的小渔村发展成一座充满活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敢闯敢试的建设热情依旧在发力。珠海深耕改革试验田、打造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在历史新篇章上奋笔疾书。汕头让一块小荒滩变成开放海湾城,闯出独具特色的特区建设路。在改革开放的新征程上,它们将继续为中国探路。

特区四十,从容不惑。不少摄影工作者和摄影爱好者,用镜头记录了特区变革的足迹。他们的镜头瞄准拓荒者、记录城市景观,让改革开放的精神看得见。

羊城晚报10月14日A4、A5版报道

深圳:先行先试的发展奇迹

从小渔村到国际化大都市,深圳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巨变的缩影。建立中国第一个外向型经济开发区,第一个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工资制度,敲响新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四十年来,深圳以“杀出一条血路”的气概,创造了1000多项全国第一,勇挑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历史重任。

四十年峥嵘岁月,四十年的沧桑巨变,深圳摄影师陈宗浩用镜头记录了“深圳奇迹”。

1984年的深圳蛇口工业区。图/陈宗浩 摄
经过四十年的建设,深圳蛇口工业区已发展成外向型经济开发区。图/陈宗浩 摄

1980年,35岁的陈宗浩响应号召,从海南调到深圳参与经济特区建设。1984年陈宗浩被调入南油集团工作,因为工作需要,南油集团为他配备了一台珍贵的进口相机。同年,陈宗浩爬上深圳大南山,拍下第一张蛇口的全景照片。

此后的四十年,陈宗浩走遍鹏城山水,拍下万余张照片。特别是通过全景拍摄方式记录蛇口工业区的巨变,珍藏着深圳热烈生长的记忆。陈宗浩曾感慨:“我拍的照片,作者不是我,而是千千万万的建设者,是他们在蛇口这张白纸上留下了一笔笔的浓墨重彩。”

深圳太子港是深圳连通香港、走向世界的重要“海上门户”。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巍、梁喻、林桂炎、王磊 摄
深圳大型文旅综合体——海上世界,是蛇口工业区重要的地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巍、梁喻、林桂炎、王磊 摄
深圳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腾讯等企业发展提供了沃土。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巍、梁喻、林桂炎、王磊 摄

曾经,几乎一贫如洗、一无所有的境况,让深圳这个新生特区的命运充满不确定性。四十年的敢闯敢试,让深圳这座沿海小镇走上了国际舞台。如今,深圳扛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大旗,继续勇闯改革开放新路,向新的历史征程迈进。未来深圳,值得更多期许。


汕头:架桥通路的海湾巨变

1980年,汕头经济特区在市郊龙湖1.6平方公里的一块小荒滩上诞生。自此,这个素有“百载商埠”“海滨邹鲁”等美誉的城市,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发挥着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开启了全面发展的历史征程。

四十年间,从泥泞小路到柏油大道,从破旧房屋到高楼林立,从一片荒芜到繁花似锦,汕头已然蝶变。原汕头特区晚报首席摄影记者张烈华,用镜头记录了这些巨变故事。

1989年,汕头交通设施有限,西堤渡口成为市民主要的过海通道 张烈华 摄
十年后,西堤渡口西面的礐石大桥建成通车,市民通行更加便捷 张烈华 摄

“那时候我拍照只是因为喜欢记录,没有想过后来汕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张烈华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多年,是汕头城市变迁的忠实记录者,他说,从古厝到新房,从没车到有车,从荒凉到繁华,汽车厂、电池厂、自行车厂、挂钟厂遍地开花,超声电器等全国知名企业相继出现……汕头特区的发展历程,大多被他记录起来。

张烈华拍摄的《汕头海湾巨变》系列作品时间跨度较长,记录了汕头人过去在渡口排长龙过海的场景,到后来海湾大桥和礐石大桥相继建成后车辆有序通行的画面。“这组照片最具有说服力,最能体现汕头特区的变化。” 张烈华说。

南澳大桥是连接汕头和南澳岛的重要跨海大桥。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桂炎 摄
汕头小公园是汕头老城重要的文化标志,见证着城市变迁。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林桂炎 摄

四十年来,汕头延续侨乡血脉,依托华侨资源,用“杀出一条血路”的冲劲,完成了从手工作坊到现代生产,再到纺织服装、玩具动漫、化工、生物制药等骨干产业集群的构建,闯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特区建设之路。

如今,迎来“不惑之年”的汕头经济特区正重整行装再出发,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


珠海:奋勇争先的浪漫滨城

1986年,珠海经济特区迎来了一位从部队转业的摄影人——李伟坤。李伟坤是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珠海特区报原摄影部主任,彼时他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扎根于改革热土,用镜头记录特区之变。

1989年,珠海铺沥青路的小伙。图/李伟坤 摄
1997年,珠海翠微村的男人“赶潮流”去发廊烫发。图/李伟坤 摄
1993年,珠海首开国内“科技重奖”先河,重奖科技人员。图/李伟坤 摄

珠海最早建设的工业区坐落在吉大和南山片区,刚到珠海的李伟坤被那片热气腾腾的建设景象所震撼。2019年底,李伟坤带着记录30多年珠海特区变化的相片,举办了《珠海记忆》摄影展。从只有6.8平方公里的特区到现代化滨海城市,李伟坤的个人影像纪录中,珠海开荒创业的激情和活力跃然而出。

1989年铺设沥青路的小伙子,1993年受到国家“科技重奖”的科技人员,1997年到邓小平画像前瞻仰的市民……李伟坤有意识地将摄影焦点放在跟随着特区奋进的珠海人身上。四十年时光流转,勇于探索的珠海人与日新月异的时代变革,共同塑造着珠海特区的记忆。

珠海大剧院是珠海市民重要的文化休闲场所之一。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汤铭明 摄
今年6月,珠海板樟山慢行景观隧道开通,为美丽滨城再添一景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宋金峪 摄

如今的开放之城、浪漫之城珠海,横琴自贸片区深耕改革试验田,正打造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港珠澳大桥的通车运营,让珠海成为内地唯一与香港、澳门同时陆路相连的城市;抓住重大历史机遇,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所有过往,皆为序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珠海开始新的征途。这些影像记忆,述说着珠海的来路,也照亮着珠海的未来,令人想象万千。

统筹|胡军 侯恕望 宋金峪 林桂炎 何奔
设计统筹|何晓晨
文图 | 林桂炎 宋金峪 谢小婉 周巍 汤铭明 梁喻 王磊(另署名除外)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吕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