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志华
9月17日,安徽省宿松县人民医院儿科10名医护人员,以科室名义联名打报告,要求集体转岗。报告书写道,儿科医护人员提出转岗主要原因是绩效奖金太低,收入太少。7月份儿科绩效奖金1.0系数只有498元,平均每天只有16元,而行政后勤是2600元。如果医院平均绩效是2600元,而儿科只有500元的话,基本上,儿科绩效奖金应该是全院垫底水平。(9月25日《健康时报》)
从这份转岗报告和医院的情况说明可以看出,该院计发绩效奖,是以科室营收为依据的。这是因为,不仅儿科医护人员转岗的目的,是“不能为医院创造财富”,而且儿科服务人数下降幅度较大,也是导致儿科医护人员绩效奖励与平时相比明显偏低的原因。且医院坦承,按该院的绩效考核方案测算,当月儿科绩效奖励前所未有地为负数。绩效与营收挂勾,是导致这次纷争的主要原因。
若以赚钱多少论英雄,儿科当然会输得很惨。儿童疾病起病急、变化快、进展迅速,通常病历还没来得及写,家长就要求出院,仅赶写病历就让不少儿科医生疲于应付。此外,儿童不配合检查和治疗,看一眼咽喉、做一次注射等简单诊疗行为,实施起来都极不容易,一天工作下来,儿科医护人员往往心力交瘁。另一方面,儿童的检查和化验很少,不需要复杂治疗,用药量很小。因此,别看儿科动静最大、事最多、容易发生医患纠纷,但为医院创造的财富很少。
都说谷贱伤农,其实酬贱也能伤害儿科医生。儿科医生既忙且累不说,待遇反而垫底,是导致近年来儿科医生大量流失的重要原因。中华医师学会儿科分会曾调查发现,儿科医生的工作量平均是非儿童医生的1.68倍,但收入只占成人科医生的76%。这样的收入差距让一些年轻的儿科医生吐槽,有时同学聚会都不敢去。
儿科医生的收入偏低,是因为在类似极端个案背后,还存在其它更多忽视儿科的现象。很多医院认为儿科不赚反赔,因此能不开儿科就不开,以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须开设儿科”,成为一些地方多年努力却难以实现的目标。部分医院即使开设儿科,但在规模上也加以限制,不愿增加床位与门诊数量。类似功利性做法,共同钳制了儿科的发展。
公立医院具有公益性,医院的科室建设与绩效发放,决不能功利性太强,沦为赚钱的机器,而是要时刻考虑社会需求,提供托底保障。假如以“赚多得多,赚少得少”的思路来管理医院,一些赚钱的科室就会越来越强,而不赚钱科室就会越来越弱,“金眼科,银外科,打死不去小儿科”等负面导向作用就会更加明显,若任由这种趋势发展下来,儿童到哪里看病、谁来守护儿童的健康,就会成为更难化解的社会难题。(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郑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