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刘峻希
9月25日,“学术高峰——罗振玉藏品展”在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正式开幕。此次展览由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旅顺博物馆联合主办,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提供支持;汇集了罗振玉旧藏及其各类著述98件/套,弥足珍贵。展览将持续展至11月25日。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罗振玉(1866-1940),字叔言,号雪堂,江苏淮安人,原籍浙江上虞。谈及中国近代学术转型,罗振玉起着“导夫先路”的作用。
他以传古为己任,凭借殷墟甲骨、西陲简牍、敦煌经卷、大内档案等新发现的材料,以“国家与群力所不能为者,竟慨然以一人之力任之”的坚强意志,开创或引领了甲骨学、敦煌学、考古学等诸多新的学术领域。
除了学者的身份,罗振玉也是一名大收藏家,其拥有的甲骨数量迄今无人企及,收藏的古器物、古文献更是不胜枚举。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馆长程存洁介绍,此次展览是华南地区首次举办与罗振玉有关的专题展览,分“甲骨学的奠基人”“敦煌学的先导者”“研究西陲文物”“抢救大库档案”“近代考古学的先驱”“成就罗王之学”“雪堂翰墨情怀”七部分。
展览主要介绍了在风云变幻的近代中国,罗振玉怀抱传古的夙愿以及抢救国粹的紧迫感,以科学的方法收集、整理、研究、刊布近代新发现的殷墟甲骨、敦煌经卷、西陲简牍、大内档案等新材料,并由此树立起了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学术地位。
【展览亮点】
展品时间跨度长、种类丰富
本次展览除了展出罗振玉的大量著述外,还展出有商代的甲骨、西周的青铜鼎、战国的刀币、汉代的五铢钱、六朝的人物砖、唐代的经帙、西夏的铜牌、明代的拓片、清代的贡表、民国的雕版等文物。
珍贵文物占比大
程存洁馆长介绍,本次展览汇集了罗振玉旧藏及其各类著述98件/套,其中国家珍贵文物49件/套(包括二级文物23件/套,三级文物26件/套),占展出文物的50%;当中有商代甲骨、周代青铜鼎、战国的刀币等珍稀展品。
1、商代甲骨
根据统计,目前全世界的甲骨数量大概只有十多万片,非常珍贵。广州各类机构举办的展览当中,有商代甲骨展出的展览为数不多。
本次展览亮相的唯一一片甲骨,是展品中年代最早的、属商代晚期的遗物,是罗振玉的旧藏。甲骨上的卜辞是有关气象方面(祈雨)的内容。
在甲骨的另一面有罗振玉同时代的人用毛笔书写的一行字:“此龟板与罗大人流(留)的 千万别卖”。龟板即甲骨,罗大人就是罗振玉,意思是这片甲骨是预留给罗振玉的,千万别卖给别人。可能出自古董商之手。
2、“虢文公子段鼎”
“虢文公子段鼎”是目前传世的一组著名的西周晚期虢国青铜器。除旅顺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外,北京故宫博物院、法国巴黎赛尔诺什博物馆也各藏有一件,可谓举世罕见。
据考证,虢文公子段鼎铭文中的虢文公,字虢季,是西周宣王的卿士,死后葬于三门峡虢国贵族墓地;铭文中的“段”是作器者,虢文公的儿子,应是周幽王时的虢国国君虢石父;铭文中的“妃”是“段”的妻子,来自妃姓苏国,排行为叔。反映了西周晚期虢国与妃姓苏国通婚联姻这一事实。
3、“齐建邦长法化”刀币
此次展出的战国时期齐国铸造的“齐建邦长法化”刀币,俗称“六字刀”。“法化”即钱币。对于“齐建邦长法化”有多种解读,其中一种可能是战国初年田氏代齐后发行的纪念币。
据说这种刀币传世极少,仅数十把,享有盛誉,位列古泉五十名珍,极为珍稀,是我国先秦钱币中极负盛名之品。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黎存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