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豪
通讯员 李烨威 谭秀妹
“真好啊!方便、好吃又实惠,现在政府的服务真的是越来越贴近村民的需求了。”鳌头镇帝田村的长者金姨对记者说。
9月16日上午,从化区鳌头镇帝田村“幸福食堂”正式揭牌运营,并开始为该村符合要求的长者及困难群众提供配餐助餐服务。
帝田村“幸福食堂”是从化区继凤二村“幸福食堂”运营后的第二所“幸福食堂”,它的运营有效解决村内高龄、空巢及用餐困难老人和困难群众的就餐问题。
整合资源
打造共建式“幸福食堂”
当天早上,记者在鳌头镇帝田村社工站附近看到,幸福食堂位于社工站隔壁,里面配备有餐桌、卫生间、饮水机等设施,桌子还贴上了防撞贴,避免老人不注意撞到桌子。就餐区的墙上张贴有食堂每周菜谱,如星期一午餐有芋头焖鸭、苦瓜肉片和椰菜、例汤,晚餐是韭菜炒蛋、红萝卜肉片和苦麦菜、例汤等,菜式丰富、营养全面。
早上10点左右,食堂的主厨和帮厨便开始处理午餐所需的菜品:青瓜、肉片、木耳、鸡肉、生菜。“为了保障食堂的食品安全,食材都是到供应商处统一采购的,此前还需他们提供相应的资料,保障食品的新鲜与安全。其次,厨师和帮厨在上岗前都需经过专门的卫生和健康培训,确保食材制作期间的卫生、安全。最后,我们还会对菜肴进行留样检测,进一步保障老人吃的东西安全可靠。”帝田村社工站社工介绍道,他们还在墙上张贴了“老人饮食十要”,提醒厨师做菜要清淡、蔬菜多,提醒老人吃东西要慢、要趁热吃等等。
临近饭点,随着菜品的出炉,阵阵香气散发出来,厨师把菜品和饭、汤装进容器中。接着,志愿者和帮厨拿起餐盒,将汤、饭、菜依次放入打包好,然后递给前来拿餐的老人带回家中。“由于疫情等原因,我们暂时不设堂食,报名就餐的老人可到饭堂打包回去吃。”该社工告诉记者,前期报名申请配餐送餐服务已有70多人,他们会根据实际,优先为有就餐需求的农村老年人、重度残疾人、与老人生活或由老人抚养的留守儿童、事实无人抚养的儿童提供服务。
当天中午,一些志愿者提着饭盒走进困难老人家中,为他们送上幸福食堂的“第一饭”。“好吃,饭很香,而且味道很好,如果再煮烂一点就更好了,人老了,牙都没了。”今年92岁的李婆婆笑着说。独居的她虽然平常有村干部、邻里亲戚帮忙购买菜等,但每天做饭仍花费不少时间,而且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幸福饭堂开了,她立即在社工的帮助下报名了,往后不仅不用做饭,还能认识更多的老人,品尝不同种类的佳肴了。
“帝田村‘幸福食堂’是区民政局调动各方力量,统筹农村各种资源,探索以‘幸福食堂+’的模式,发动村委会、村社工站、志愿者及村民尤其是村民领袖、杰出乡贤等乡村多元治理主体的能动性,引导村民开展自助互助服务,通过社会协同、互助共建等方式提供助餐配餐服务,激发社区乡村活动,营造幸福社区的浓厚氛围。”从化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道,鳌头镇帝田村“幸福食堂”最大的特色,就是在坚持党建引领下,秉持村民自治的理念,从策划到建设到实施运营,充分盘活了乡村各项资源,实现了场地、资金、人员“三共建”。
据介绍,“幸福食堂”的场地是利用村委会闲置的公共空间打造而成,村“两委”干部、乡村能人、村民积极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参与到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帝田村成立了社区基金,该基金由村内企业家、爱心人士、热心组织、乡贤等共同捐赠成立,将以灵活的方式支持“幸福食堂”的运营,实现“取之于乡村,用之于乡村”。
帝田村通过政府补贴一点、慈善捐赠一点、社区基金募集一点,村民承担一点,实现“幸福食堂”的可持续发展;“幸福食堂”厨师、工作人员全部为帝田村土生土长的村民,他们每周为配餐对象量身定做健康营养菜谱,每天用心制作每一道菜式。
帝田社工培育起来的花木兰志愿者、小哪吒志愿者为本地有就餐需要的老人进行配餐送餐、定期上门探访服务。乡村善心家庭、热心乡贤,逢年过节制作美食与独居老人聚餐,解决独居老人缺乏家庭情感支持的问题……
民政部全国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义强认为,帝田村“幸福食堂”以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为核心,通过场地、资金、人员的共建,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实现了多方资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真正把幸福食堂办成是“自己家门口的食堂”。
丰富“幸福食堂+”内涵
把服务送达最后一米
当天,从化区民政局还邀请了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到帝田村开展义诊服务。义诊服务中,该院的消化内科、创伤骨科、中医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和眼科等科室的医生齐齐上阵,为该村老人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并为老人测量血糖、血压等。“农村老人两最怕,一怕生病,二怕没人照顾。村里面医疗资源极少,让城里医生到农村来帮助村民看病是积德之举。医疗资源下乡,是实实在在地帮助村民。”帝田村村支书潮伯说。
“健康管理”是帝田村“幸福食堂+”深化拓展的重要服务之一。自帝田村社工服务站进驻以来,在从化区民政局的具体指导下,该社工站深入老年人群体,针对村里老年人开展了入户探访、长者健身、义诊、义剪、德孝行动等一系列服务,向村民提供了用心尽心、贴心暖心的服务,一改以前村里老人晚年生活单调的生活方式。接下来,帝田村还将继续以共建“幸福食堂”为核心,以解决吃饭难题作切入点,以配餐助餐为抓手,不断丰富“幸福食堂”内涵,形成“幸福食堂+”发展模式。
“区民政局与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合作开展村级社工站试点,探索在党建引领下,以乡村社工站(党建工作站)为枢纽,幸福食堂和乡村学堂为载体,‘爱心地图、如愿行动、社区基金’为支撑,‘村民议事基地、志愿服务基地、社会组织培育基地、城乡融合实践基地’为依托,通过项目化运作,动员多元乡村主体共同参与,促进多方资源整合对接,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形成‘一站、两堂、三平台、四基地’的乡村社会服务模式,整合乡村各种资源、动员乡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乡村社会服务,形成乡村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局面,让村民在乡村治理中获得最切身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实现打通‘服务村民的最后一米’。”从化区民政局社区治理科负责人说。(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