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技工·匠心传承】胡耿军:死磕零件,为国实现金牌零突破
2020-09-16 14:31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这个广州小伙子联合云南技师学院的选手赢得了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的金牌

2020秋季学期开学不久,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的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集训基地里,频频出现胡耿军与参加新一届世界技能大赛师弟交谈的场景。去年8月,这个“00后”小伙子联合云南技师学院的选手赢得了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的金牌,终结了韩国队在此项目上的五连冠,实现了中国在该项目上金牌零突破。9月17日,他将奔赴天津在机电一体化和人工智能方面继续深造。

从小爱拆装电器

黄色西装外套内着白衬衫、下搭白色西裤,胡耿军成熟的打扮下掩盖不了他稚气的脸庞。从走进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校门到赢得第45届世赛移动机器人项目金牌,实现中国在该项目上金牌零突破,19岁的胡耿军仅仅用了三年,但胡耿军并不认为自己是“天才”,他认为更多是兴趣使然。

胡耿军调试机器人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喻 摄

据悉,胡耿军从小就对家里的电器充满了好奇,经常趁父母不在家时把电视机、音响、电饭锅等电器一一拆卸,又赶在家人回来前复原,以免被骂,“基本我拆的都能装回去,所以他们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我经常拆家里的电器。”

由于从小的接触以及对电器的兴趣,初中毕业后胡耿军就萌生了学习相关技能的想法。“其实当时我已经在饭店打工挣钱,但我自己觉得,因为不是专业人士,迟早会被淘汰,还是掌握一门本领能让我有底气找到更好的工作。”在家人的鼓励下,2016年9月,胡耿军前往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就读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方向)专业。

胡耿军调试机器人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喻 摄

一年半来,胡耿军专注于学习流水线自动化设备的控制,进一步了解机电一体化专业,也在专业上取得不错的成绩。2017年底,同校师兄梁灶容获得第44届世赛移动机器人项目铜牌的事件在校内广为流传,胡耿军也开始留意这个项目。经科任老师和班主任的推荐,2018年1月胡耿军开始接触移动机器人项目。

死磕零件无数次

胡耿军告诉记者,参加移动机器人项目需要学习更多课外知识。“移动机器人项目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模块,硬件主要是指硬件设计,在这方面我有一定的电工基础;软件上包括编程和视觉处理,这一块我基本没有接触。”在准备期间,为了赶上其它有经验的选手,胡耿军常从早上八点到凌晨一两点都泡在书本或实验里。

由于使用非标件可以更便于完成机器人的设计,在做第一代机器人时胡耿军和队友使用了许多非标件。在和参加了上届比赛的师兄交流时,胡耿军获悉,使用非标件可能导致项目扣分,因此胡耿军和队友开始反复测试,比赛规定套件中哪些套件既能完成机器人设计,又保证速度与效果。

胡耿军进行日常练习 受访者供图

上百个零件、几百颗螺丝……在无数次的修改后,胡耿军和队友组装起这些机器变得如呼吸一般自然,“足足花了两个月,修改的版本数不清了,解决了第一代机器人重心不稳、架构不够简单、使用多个非标件的问题。”在修改中,胡耿军不愿放过任何可以提高得分的细节,比如他发现,机器人身上的电机装在外部,突出的一块使得机器人容易被撞到,“其实可以通过修改程序使其不被撞倒,但我觉得这样还是不完美的,影响得分。”为了解决这个“非必要”问题,胡耿军与队友又花了两个星期进行摸索,反复试验几十次,终于为电机找到一个不影响重心、也不会被撞倒的位置。

胡耿军赢得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金牌 受访者供图

在反复地修改、不断地磨练之下,胡耿军通过了市赛、省赛、国赛5进3淘汰赛、国赛3进1淘汰赛的选拔,闯进了世赛。他与队友设计的机器人在重量和速度上都领先于别国,最终打破了韩国队在此项目上的五连冠,夺得了此项目的金牌。

胡耿军(右)与搭档赢得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金牌 受访者供图

向后辈传授经验

如今在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内,随处可见胡耿军获奖的照片,胡耿军对此已经从一开始的兴奋转化成淡然,“事实上从参加市赛开始,我就立下了为中国拿金牌的目标,一开始有玩笑成分,但随着我和队友闯过一关又一关,我的信念就更强了。拿到金牌的那一刻我很兴奋,但现在我考虑的是怎么增强自己的能力,继续为国争光。”

记者了解到,胡耿军将于本月17日前往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继续攻读机电一体化专业,“我希望通过继续学习,提升自身技能,未来想往人工智能方向发展,因为人工智能是一个新的行业,我觉得会更有挑战性,更多创新机会。”

在离开之前,胡耿军不忘回馈学校,以座谈会和手把手指导的形式向师弟传授比赛经验,帮助指导十几名师弟,为下一届世赛训练选手。其中一位师弟已经通过省赛的选拔,正在为12月份的国赛选拔和明年9月的世赛做准备。

【对话】“坚持下去,才有赢的可能”

羊城晚报·羊城派:作为新工匠的代表,您如何理解工匠精神?

胡耿军:在我看来,工匠精神,一方面体现在坚持,比赛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像我在比赛上遇到问题,没有人能够帮你解决,会感到孤独浮躁,但凭借着为国家拿金牌的初心,我坚持下去了,才有赢金牌的可能。另一方面就是要精益求精,要把每件事做到极致,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不断创新、不断突破、解决问题,最终提升自己。我们为什么能赢?很大因素在于虽然我们在前期遇到很多问题,但我们会不断改进,同时也会尽量考虑潜在的问题,并逐一解决,以保万无一失。(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总策划 | 刘海陵 林海利
总统筹 | 孙爱群 孙璇
执行统筹 | 郭启钊 林洁
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焕坤 实习生 林东苗
视频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喻
海报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范英兰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郑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