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独家专访 | 黄灯:二本学生,如何找到理想的生存之道?
2020-09-10 17:42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今天是教师节,羊城晚报独家专访了《我的二本学生》作者黄灯,和她聊了聊二本学生以及大学精神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欣怡

“二本”,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批次中本科第二录取批次的简称,可以看作一种非精英的学业路线。

二本学生作为全中国最普通的年轻人,他们的信念、理想、精神状态,他们的生存、命运、前景,社会给他们提供的机遇和条件,以及他们实现人生愿望的可能性,是中国最基本的底色,也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

今天是教师节,羊城晚报独家专访了黄灯老师,和她聊了聊关于非重点院校大学生以及大学精神的问题。

黄灯现在任职于广东某高校,今年出版了新书《我的二本学生》,她本人也是二本院校出身,该书的出版引起了关于“二本学生”的一系列讨论。

黄灯

羊城晚报:为什么想到以自己教过的学生为题材创作《我的二本学生》这样一部作品?

黄灯:我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东西。我不是专业作家,不存在为了写作刻意去找题材。

我自己本职工作就是老师,也是因为教了十几年书以后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就觉得有些话想说。而且在公共领域里面也很难听到这种声音,就出现这样的创作想法,会有意识地在平时去积累一些材料,跟学生深入交流,有意识地做一些田野调查。

羊城晚报:俗话说:“寒门难出贵子。”您作品中也大多聚焦于家庭境况一般的来自乡镇的学生,非重点院校学生是不是更多来自寒门?

黄灯:我听到很多消息,就是重点大学中农村孩子的比例是越来越低了,但是其实我教书的那种二本学校也有一半是来自城市的,另一部分来自农村。相比重点大学的话,非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还是基本上会更高一些。

羊城晚报:像二本学校这类非重点院校可能成为学生一生的烙印,这一标签多大程度影响学生的求职和未来生活?

黄灯:这要看学生具体做什么,如果是做生意,我觉得没什么影响,如果要考研还是会有点影响的,因为很多重点大学看第一学历。

整体来看,重点大学的孩子面对的机会还是要多一些。那些用人单位有时候为了节省用人成本,会更倾向于招重点大学的孩子,他们可能认为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整体素养会好一点,虽然落实到个体来看的话倒也不一定。

那这种偏见其实会变成一种惰性。比如说考研,学校可能觉得招一个重点大学的学生会更省心一些,上手更快一些,可能他们的学术心态会好一些,更容易带,我觉得也有这种考虑。

羊城晚报:如今应该推崇一种怎样的大学精神?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教育?

黄灯:理想化的状态就是,学生不要完全被就业所绑架,他们在大学里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成长。读大学的过程应该更享受一点,不要完全被找工作或考研所压迫。

另一方面就是希望大学的人文环境更好一点,人文教育对学生的滋养更多一些,这对年轻人的一生都有好处。不管是什么专业的学生,都需要这种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现在人文精神的重视和培养确实太匮乏了,有条件有机会应该尽量给那些孩子多一点人文熏陶。(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更多专访详情请见本周日羊城晚报人文周刊·广角版)

《我的二本学生》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吴小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