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栩豪
通讯员 焦婵娟 范敏玲
图/通讯员 李剑锋摄
立秋时节,西藏林芝市波密县玉许乡一片旖旎风光。
林芝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素有“西藏江南”之美称。玉许乡位于林芝市波密县西北部,总面积约26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000米,下辖14个行政村,共1135户6158人。
自2017年开始,对口支援玉许乡的广州市黄埔区先后派出多批援藏工作组深入玉许乡调研,与当地党委政府密切协作,通过产业扶贫、异地光伏扶贫等精准扶贫模式开展异地对口帮扶。截至目前,黄埔区先后帮扶玉许乡共计1470余万元,在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教育帮扶、干部交流学习等方面成效显著。
藏香猪、灵芝菌、矿泉水厂、异地光伏发电……乘着精准扶贫的东风,如今的玉许乡不仅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有规模化的绿色扶贫产业,带动当地农牧民增收、就业,脱贫致富奔向小康。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以前村里人无论是找工作还是干点什么事情,总要去县城。现在有了自己的产业,贫困户到养殖场工作,每天有200元收入,大家都愿意去。我们吃穿不愁,在家门口就能跳舞看书,生活没什么困难。”担任林琼村委会主任已有20多年的从丁,亲眼见证了林琼村这些年的变化。
从丁所说的产业,就是黄埔区在林琼村建设的玉许乡藏香猪养殖场。藏香猪是西藏林芝当地特有的一种小型土猪,体格健壮,浑身长满青黑色的鬃毛。藏香猪肉质鲜香美味,是稀有的纯天然绿色食品。但受客观条件和当地群众养殖习惯影响,长期以来,玉许乡的藏香猪养殖并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给群众带来较大收益。
IMG_7149.JPG
2017年,黄埔区援藏工作组在深入实地考察当地集体经济发展条件后,决定投入85万元与玉许乡共同在林琼村建设藏香猪养殖场。该项目共八座猪舍,采用散养和圈养相结合的养殖模式,总规模约为20亩。2020年度养殖目标规模500头,长期养殖规模目标5000头。
通过引进专业企业实施规模化养殖,藏香猪变成了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金猪”。既有利于管理,也可吸纳农牧民群众参与,增加就业岗位。目前,玉许乡藏香猪养殖产业项目已与企业签订承包协议,第一轮承包期为5年,2020年预计收益9万元,以后逐年递增2万元,第五年递增3万元。
据养殖场工作人员介绍,采取圈养和散养结合的养殖模式,既能提升养殖品质,又能有效保护周边环境。粪便能循环利用,集中处理后又可做农作物生长肥料,多渠道产生效益。养殖场的产品将由电商平台和区乡合作平台销售至广东,带动玉许乡经济收入,实现群众稳步增收,进一步将高原农特产品产业做大做强。
从丁说,林琼村全村共有建档立卡户21户86人,均已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并顺利完成脱贫摘帽任务。在广州黄埔区的帮扶下,林琼村还建设了标准化的村级活动场所,正积极推进“五美林琼”建设。2019年,林琼村经济总收入达936.04万元,人均纯收入13950.24元,人均现金收入11088.47元。
产业扶贫“头雁”先飞
扶贫发展靠产业,产业扶贫少不了“领头雁”。玉沙村的索朗旺姆就是当地致富带头人的一个典型。今年37岁的她思维敏捷,意识超前,几年前,她主动报名参加了玉许乡组织的第一批灵芝菌种植培训,并从中看到商机。索朗旺姆大胆尝试,用培训学到的知识建设了3个灵芝种植大棚,通过不断摸索,如今取得了不错收益。
“以前我们靠种青稞,挖虫草,摘松茸为生,很辛苦,收入不多也不稳定。现在我每年纯利润有15万元,到我这打工的村民每天也有200元收入。”索朗旺姆说。
借助黄埔区给予的10万元产业扶持基金,索朗旺姆扩建了5座钢架结构种植大棚,当地干部还多次带着科技局的工作人员来进行种植技术指导。
目前,索朗旺姆的灵芝菌种植项目共有8座大棚,每年可种植灵芝菌2批次,每年可带动100多名农牧民增收约2万多元,固定为玉沙村集体经济带来每年8000元的分红。
在玉许乡产业示范园区,像这样有带动效应的产业项目还有很多。该园区由黄埔区投入215万元帮扶资金建设,其中175万元用于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打造建设,40万元用于玉许乡电子商务平台和玉许乡异地土特产品实体店建设。产业园区包括玉许乡产业(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基地、玉许乡青年创业示范基地、玉许乡农牧民技能培训指导基地、玉许乡村企合作经营示范基地。园区产业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奶制品加工、林下资源深加工、桃花系列产品加工、石锅加工等10余种项目。
在运营模式上,园区按照“公司+农户+市场”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由公司与村民签订产销合同,提供技术指导,村民根据合同要求进行种植、采集。公司再通过加工、购销等环节进行利润返还,提高农牧业收益,增加群众收入。
在此基础上,玉许乡党委、政府充分利用该平台,通过把各村产业项目集中建设、集中管理、集中经营,采取乡社会事务及经济发展办公室统一管理、各村“两委”配合、致富能手带头、合作社经营、群众分红的创新管理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示范引导和培养一批懂管理、善经营、有技术的村干部及群众。
“在广州市黄埔区的资金帮扶下,玉许乡坚持‘一领一带一辐射’产业项目发展思路建设了产业示范园区,园区以党建为统领,以玉许乡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示范园为带动,全面辐射全乡14个村。目前,产业园已产生固定效益7万元、带动效益10.6万元,解决当地老百姓就业增加群众收入4万余元。”玉许乡产业示范园区负责人张宇飞说。
“阳光收入”源源不断
在黄埔区广州国际生物岛标准产业二单元厂房天台,有一片深蓝色的“湖泊”——一排排整齐的多晶硅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黄埔区在广东省首创的异地扶贫新模式,也是林芝市首个异地扶贫项目,项目发电获得的收益可给远在玉许乡的贫困户带来“阳光收入”。
2017年,由黄埔区夏港街和鱼珠街投入帮扶资金100万元,探索异地“借光”扶贫,利用广州国际生物岛光伏电站区域内厂房林立的优势,在厂房天台使用太阳能集热板组建光伏发电站进行发电,并将线网并入南方电网及工厦线网。按“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原则,实现即时发电即时有收益。2017年6月30日,项目并网发电,设计使用年限25年。
“目前,通过在广州市黄埔区的异地光伏电站,玉许乡的投资份额已产生收益20多万元,终结了玉许乡财政收入为零的历史。”玉许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索朗次仁说,光伏发电项目一次投资、长期受益,是国家鼓励发展的绿色新能源项目,更是一种可借鉴、可复制的扶贫新模式。光伏扶贫像是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只要有阳光就能为贫困户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
异地光伏电站玉许乡的投资份额已产生的20多万元收益主要用于帮扶玉许乡建档立卡贫困户,使其享受分红,让玉许乡老百姓走上了“阳光致富路”。(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