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侯梦菲
通讯员 范敏玲 徐洁芹 张媛舒
8月19日,记者获悉,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日前发布“人才10条”2.0版系列配套实施办法,坚持“以贡献论英雄”“人才评定不唯出身”,从操作层面对人才评审、人才待遇、申报程序、配套服务等方面逐一明确。
系列配套实施办法共10个,分别针对“高层次人才评审”“人才奖励”“创新创业团队支持”“青年人才博士博士后培养资助”“黄埔人才引导基金管理”“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奖励”“卫生人才奖励”“技能人才培养奖励”“人才服务管理”“支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发展”等十个方面推出具体措施。政策于印发之日起正式施行。
今年5月,该区升级出台《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广州高新区聚集“黄埔人才”实施办法》(简称“人才10条”2.0版),政策高度整合、一套全包。目前,该区还在抓紧制定“人才10条”2.0版申报(办事)指南,近期将在区政府网站、区人才工作一站式业务网办大厅、“广州黄埔发布”“广州高新区发布”“广州开发区人才”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发布,届时第一批申报工作和相关培训辅导也将一并启动。同时,该区还将在人才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加快“海归小镇”建设、提升精细化人才服务方面继续发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
“人才+项目”随到随评
明确骨干人才参评标准
“人才评定不唯出身”是“人才10条”2.0版政策的一大亮点。对此,配套实施办法重点评价人才责任担当、科技攻关、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同时采取“人才+项目”模式,精准支持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加快集聚各类“高精尖”和急需紧缺科研人才、产业人才、骨干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对于特别优
秀的人才,可通过“一事一议、随到随评”方式开展综合评审,在人才个人及创新创业项目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人才10条”2.0版中新增设的“骨干人才”类别颇受大众期待。此次出台的配套实施办法明确了“骨干人才”的参评标准,近3年在该区工作单位年个人收入应纳税所得额均为50万元以上的各类人才可申报。此外,创业类人才所创办的企业,可根据其实缴货币出资额获得骨干人才推荐名额。
“人才管家” 24小时有呼必应
配套实施办法着重从人才引进培养、人才评价、人才使用、人才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竭力提升人才关心的事业发展、安居保障、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人才发展生态体验度。在适用性上,既有针对科研院所、学校、公立医院等事业单位的条款,也有针对企业、各类新型研发机构的条款。除了对原有人才政策的优化、细化、实化,还有很多体制机制上的改革创新突破,例如创新设置“人才举荐权”,进一步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放活用人自主权。
此外,该区将组建“人才管家”队伍,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国际生物岛等人才密集区域建立人才服务站,由人才管家向该区高层次人才提供工商注册等人才企业落地服务,国家、省、市、区人才科技项目政策解读及申报服务,免费住房保障(标准为最高每人每月1万元,最长1年),免费体检、专家门诊预约等医疗保障,交流联谊,人文关怀“一对一”“24小时有呼必应”等全方位服务。
全区71名院士
数量位居广州市各区第一
目前,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人才企业上市数达22家,占全区上市企业总数近半壁江山。引进国家级高端人才重点项目超过全区200个,引进省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40个。截至2020年7月底,全区入选国家、省、市、区各级人才计划的高层次人才达到1004人,其中院士71人,数量位居广州市各区第一、广东省前列。高层次人才集聚速度持续提升,年度增长高达56.11%。
各类人才不断向黄埔聚集,对该区人才发展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配套实施办法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建设创新创业各类平台,加强人才安居保障,升级人才服务,多维度构建人才生态。
在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上做“加法”,加快人才重大创新平台的搭建工作,对重大人才项目从项目策划、场地规划、研发资助、人才资助、金融扶持等方面量身定制引进方案。
在政策兑现流程上做“减法”,减少人才计划数量,通过全面优化整合全区人才政策,确保政出一门、科学规范、统筹有力,简化政策兑现流程、申请材料,确保人才“最多跑一次”。
在人才创新创业上做“乘法”,以点带面促发展,打造品牌人才计划,发挥“人才+产业”乘数效应,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上线“金融超市”,为人才纾解“融资难”发展掣肘;“黄埔人才引导基金”创新“人才+金融”服务模式,助力人才创新创业之路行稳致远。
此外,该区还将对人才实行跟踪评估,对失信人员取消高层次人才资格,收回人才证书,取消申请奖励及扶持资金资格,视情况终止、追缴其享受的相关优惠待遇、奖励和资助。
图说: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简化人才政策兑现流程和申请材料,确保人才“最多跑一次”。(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