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宙辉 通讯员 梁彦兰
图/广东粤剧院提供
今晚(8月28日),粤剧《红头巾》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上演第三场,又感动了一大批戏迷。该剧究竟有何独特魅力,让这么多戏迷落泪、点赞?在近日举行的粤剧《红头巾》研讨会上,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这样说——
“《红头巾》给中国剧坛带来一股清风”
粤剧《红头巾》主创团队的创新实践、主演们的表演,受到专家学者的肯定。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马也说:“粤剧《红头巾》给中国剧坛带来一股清风也是新风。这部戏给剧坛、中国戏曲找回了尊严和荣誉,让我们闻到了中国戏曲的神韵和味道。”国家一级演员、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席丁凡点评:“主演曾小敏本身是三水人,对带好这个角色更有一份感情在里面,演得非常成功。另外,这个戏包括灯光、舞美设计、音乐都比较完美,因为它很适合这出戏的风格。”
粤剧《红头巾》选题独特,从女性的角度入手,深度挖掘和展现了上世纪初,中国女人结群下南洋当红头巾谋生养家的特有历史现象,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与文化特色。
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海外版原副总编刘玉琴说:“这部剧对我印象比较深的是题材很独特、新鲜、别致,主题正向,选择和立意有高度、深度、温度,在戏剧现代题材的范围生长和开掘上,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剧本》副主编武丹丹认为,粤剧《红头巾》本身记录历史、书写历史;这部剧会进入到粤剧的历史;这出戏翻开了广东粤剧院新的一页。
“《红头巾》写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红头巾”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她们坚毅忍隐、顽强拼搏,迎接苦难、战胜苦难和超越苦难,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她们心系家国,勤劳担当,不仅是中国人优良品格的集中体现,更加是中国精神在世界的一种展示和认可。与会专家认为,粤剧《红头巾》具有强烈的、鲜明的当代现实意义,是近年来难得的精品,是一部讴歌女性、讴歌中国精神的诗篇。
“粤剧《红头巾》有三个方面的立意让我特别感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馗说:“一是苦难史的诗意再现;二是生命史的悲情再现;三是精神史的浪漫再现。”中国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戏剧》杂志原主编赓续华表示:“粤剧《红头巾》的呈现让我感到很惊艳。这出戏写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其实中华民族或者人类的凝聚力很多表现在女人身上。”
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柳萍说:“粤剧《红头巾》这出戏是近几年来品相非常好的一出戏。这个戏的呈现让我有一种惊喜、惊讶如酒后酣畅的感觉。这出戏是集艺术性、思想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作品。”
“《红头巾》是粤剧而又是新戏曲”
粤剧《红头巾》通过文本、舞美、音乐和表演设计,不仅结合了传统粤剧传统唱腔和身段,还创造性地融入了现代舞蹈和流行时尚元素。对此,专家学者也给以肯定。
中国戏剧杂志社副主编靳文泰说:“《红头巾》主创团队按照剧中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和性格特征设置了具有性格特征的音乐。尤其是‘叹歌’的出现,每一次出现‘叹歌’的时候,观众都会为这群女人们揪心、掉泪,让人感同身受。”
国家一级编剧、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所长王炜认为:“该剧具有流行性,包括舞美的呈现,也代表这种装饰性和现代艺术的特征,与戏的现代性完美结合在一起。”广东粤剧促进会会长、《粤剧表演艺术大全》主编倪惠英说:“粤剧《红头巾》的定位是诗歌性、史诗性的风格,我很接受。戏里边有很大的创新,包括音乐、舞美对这戏的风格是很合适的。”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杨树指出,《红头巾》是“主旋律”而又另辟蹊径,是大群戏而人物又各具性格、各有特点、各有命运,是散文诗体而又涌动强烈戏剧张力,是粤剧而又是新戏曲,非常值得期待。他希望剧组广泛听取意见,精心打磨提升,让这个戏走得越来越远。(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