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策划/羊城晚报记者 马勇 陈骁鹏
文、图/羊城晚报记者 林海生 实习生 钟坩倪 粟雨
“千载讲堂人仰止,时从四百望崚嶒。”这是明代博罗人韩晟纪念宋代理学家罗从彦所作《谒豫章祠》中的诗句。据史料记载,自宋仁宗改革科举后,惠州崇文兴教,成为岭南地区文化教育最发达的州县之一,书院林立、书室遍布,多数分布在罗浮山、西湖、潼湖等地。其中,位于深莞惠区域核心的仲恺高新区,拥有敦伦书室、美乾书室、南嵩书室、毬轩书室等百年书室,且多数集中在潼湖镇。
潼湖镇委书记钟小君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惠州市区镇三级部门计划挖掘潼湖书室文化,借助乡村振兴契机,将书室资源进行活化。同时,记者从仲恺区宣教文卫中心获悉,目前南嵩书室已被提名为惠州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批复结果将于近期公示。
那么,传统书室目前保存状况如何?其文化价值在何处?如何进行活化开发?羊城晚报记者经过数日实地走访,逐一解开这些疑问。
》》》现状
对研究近代教育有重要意义
沿着潼湖镇黄屋村委会门前的小道一直往前,穿过一排排饱含岁月痕迹、墙体斑驳的老屋,尽头便是敦伦书室。
敦伦书室为二层砖木结构,青砖清水墙体建筑,门楣、窗楣、栏杆上的装饰带有西式风格。黄屋村村委书记黄灿坤说,敦伦书室对于研究近现代惠州教育文化具有非常大的意义,早在于2015年就被评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由南侧小门进入书室,便是天井,左右各有两进,一进有三间房。“总共有6间教室,我当时就在进门右侧的教室上课,但现在已经拆了。”曾在这里上过6年学、今年86岁的黄谭带回忆道。
进门左侧建有石砌,循着阶石来到二楼,栏杆上绿琉璃瓶式的矮柱装饰是书室特有的西式风格,站在阳台上,孩童们摇头读书、嬉戏打闹的场景似乎就在眼前。
在敦伦书室十公里开外的琥珀村,前后不到50米距离,有两间书室,分别为南嵩书室和毬轩书室。两个建筑均为清末建筑,但保存现状差别很大。南嵩书室由于有族人管理,现保存情况较好,但毬轩书室却因许久无人问津,墙体斑驳,青苔遍布,内部还有不少坍塌,但在屋内墙上,仍可看到“学习与生活”等字样。
》》》过往
已具备现代相似的教学制度
据介绍,敦伦书室的“敦”字意谓勉励,“伦”谓伦常,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自清末书室办学以来,敦伦书室便如其名一般勉励子孙、教育化人,为当地学生提供书香学舍之地。《弟子规》《大学》等儒学经典是敦伦书室国语学科的主要学习内容。黄谭带向羊城晚报记者介绍,书室内开办了国语、地理、历史、算术、自然和劳作六门课。
当时的敦伦书室已经有了与现代相似的教学制度,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敦伦书室已有了与现代相似的教学制度,明确上学时间为:上午7:00-12:00,下午2:00-5:00。
潼湖地势低洼,湿地多,书室临湖而建,门前不远就是湖滩,学生们放学后喜欢到湖边玩水抓鱼。黄谭带回忆道:“老师为了防止学生们下水,下课后就会在学生手上写字,只要字没了,就证明去玩水了,回来就要受处罚。”
敦伦书室是黄屋村里孩童们的启蒙之地,然而能像黄谭带一样,能够在书室内完成全部学业的,却仅有6人,如今只剩他与黄明两人健在。从总角到耄耋,同窗情谊延续了几十年,现在他们俩闲暇时,经常会在一起叹茶聊天……
能顺利在南嵩书室和毬轩书室完成全部学业的学生也屈指可数,原因是家中经济压力大。但不同于敦伦书室的是,南嵩书室与毬轩书室在解放前就开设了夜校,村里的先进知识分子除教人识文断字外,还在此传播革命思想。
97岁的张国荣曾为毬轩书室的老师,他告诉记者,夜校的上课时间为晚上7时到9时,村民们劳作完之后,就会往书室里赶:“这为村里没钱读书的人提供了学习机会,其实就是早期的扫盲班。”
》》》未来
建议打造成书室旅游融合体
浸染百余年潼湖风烟,当年书室里琅琅的读书声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传统书室在新时代也开始寻找自己新的使命。
2015年被列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以来,敦伦书室保护性修缮工程项目启动,书香学舍的人文教育价值被再次激发,通过雅集、沙龙、读书会等形式,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使书室成为潼湖镇旅游观光产业的文化符号。
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潼湖每间书室间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0公里,但就目前而言,都是以点的形式存在,相对较为分散。在这种情况下,仲恺该如何活化书室呢?
惠州学院政法学院历史系主任包国滔副教授表示,作为岭南文化教育中民间书室的发展代表地,潼湖镇拥有历史文化教育的遗址珍宝:“传统民间书室对于潼湖发展科技小镇是难得的历史资源,应该积极进行保护与开发。”
包国滔表示,潼湖镇智慧生态科技小镇已规划在吸引高科技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府的同时,开发利用好书室文化资源。包国滔建议,结合潼湖所具备的高科技资源,因地制宜地利用3D还原、云参观、虚拟场景、动画呈现等方式来保护和活化书室遗迹,建立书室旅游融合体。例如通过动画技术和3D还原技术,为游客展示清末民初的书室文化、民间故事等,通过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发挥清末民初潼湖书室在当代旅游融合发展中的作用和优势。
【文脉故事】
东江纵队成员曾在书室任教
在革命斗争年代,敦伦书室曾是东江纵队的秘密联络点,见证了东江流域辉煌的抗战历史。
1945年至1948年,惠阳早期农民运动先驱黄卓如来到敦伦书室,以公开教师身份,秘密进行党组织活动,宣传抗日游击战争;并在潼湖地区建立起了“打土匪、战恶势力”的农民抗日组织。敦伦书室成了抗战时期黄卓如等革命志士的对外联络窗口。
“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黄卓如是一边躲避国民党反动派,一边给我们上三年级的国语课。”黄明说,黄卓如教书育人很严格,还要求学生仪表得体。他在敦伦书室从教期间,为防止身份泄露,躲避追捕,夜晚在不同的人家借宿。他战斗于惠阳地区抗战前线的事迹,也带动了不少学生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文脉调查】
建议赋予书室更多新功能
传统书室该如何活化才受市民和游客欢迎?住在仲恺惠环街道的李先生表示,惠环到潼湖的距离较远,于他个人而言,书室对他不具有诱惑力,但倘若书室能够与亲子教育相结合,为人父的他坦言“乐意带小孩前往”。
在他看来,现惠州缺乏娱乐与教育相结合的亲子乐园,若能将现有书室资源串联起来,打造丰富的游戏环节,中间加入传统元素,比如让孩子们演绎惠州“江孝子”尊敬师长的故事,“相信会很受欢迎”。
在惠州市佳兆业上班的白领魏先生直言,他个人并不会独自到潼湖游玩,如果是作为团队出游的话,他希望有特色民宿及市区体验不到的游玩项目,比如他个人十分喜欢的CS、CF等枪击游戏以及真人模拟游戏,在他看来,年轻一代都会比较热衷于此类活动。
市民吴先生老家就在潼湖,他个人建议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将书室改造为集书室、水吧一体的综合体,“既可以喝茶聊天,也可以品茶看书,一定会受欢迎”。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