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医生”蔡卫平:37年感染科老将,始终怀赤子仁心
2020-08-20 09:48 羊城晚报•羊城派 原创
“我很少考虑个人得失,想的都是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患者多做一点事情。”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贾卫东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即将迈入花甲之年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蔡卫平,捧着“最美医生”的奖状,笑得如孩童一般。他说,“这是我获得的最高荣誉”。

感染科奋斗了37年,蔡卫平始终以一颗赤诚之心、竭尽所能帮助患者。他首创艾滋病防控新模式,把艾滋病的病死率降至3%以下。他曾在抗击非典时感染病毒,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又主动请缨,再次战到了抗疫最前线。

同事对他的评价是“真诚、正直”,不仅表现在工作上有一说一,务实肯干,更体现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他,常用自己感染科的专业知识,给决策者建言献策,甚至泼冷水;遇到谣言,他常第一个开口拨开迷雾。他常说,“这么多年来,我很少考虑个人得失,想的都是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患者多做一点事情。”

2020年蔡卫平获得“最美医生”的称号

战艾三十载,推动形成艾滋病防治“广东经验” 

1983年,蔡卫平进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开始一生为之奋斗的抗感染事业,尤其与艾滋病防控结下在不解之缘。在过去的30余年里,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科承担了全省近三分之一艾滋病患者的治疗和随访工作,临床诊治水平国内领先。

然而,在艾滋病患者的治疗、防控和管理上,他逐渐发现很多令人纠结和无法理解的问题,比如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在全国都是CDC(疾控中心)管理艾滋病,甚至直接参与治疗。直到目前为止,全国仍然有近半的省份是CDC作为治疗管理单位,部分具体治疗任务逐渐转移到定点医院。这一模式往往无法理顺CDC与医院的关系,以至于在治疗上出现一些不规范的情况。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蔡卫平四处奔走,与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密切合作,终于通过多方的协调和努力,从2003年开始,广东对于艾滋病防控和治疗的定点医疗机构全都落在了各级医院。

自2011年市八医院接手管理全省的艾滋病之后,更是给予给医生更大的灵活性,可根据患者本人的需要个性化地使用抗病毒方案,对方案的更改基本不设障碍。要知道,这一措施彻底改变了艾滋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以往的管理就一刀切,要所有的患者都用国家免费的一线方案,不能随便更改。国家免费药物目录十几年都没变,药还是那些药,用得好和用不好,结局大不同。“蔡卫平说,“根据国家指南制定治疗方案,广东对使用二线药物也没有限制,首创允许在省内自由选择、自由流动就医的规定。”

为了艾滋病患者的病死率降下来,蔡卫平即便费九牛二虎之力,也要改变不合理的现状。事实上,他的努力也得到了惊人的回报,在广东首创艾滋病治疗防控新模式下,艾滋病的病死率降至3%以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他个人也成为国家卫健委艾滋病临床专家工作组专家、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副会长、广东省艾滋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兼专家组组长。

从“非典”要“新冠”,守好广州抗疫“主战场”

在感染科,接触的不仅仅是艾滋病,2001年当“非典”在广州出现后,蔡卫平是最早上“前线”的医务人员之一,后来获得“抗非”一等功荣誉。然而那一年他不幸感染上非典,幸而“死里逃生”。

“每个人都会死,但不是每个人都真正活过”,他说,“活着就是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曾历生死,他对人生看得更加通透。

时隔近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蔡卫平再次挺身而出,担任广东省抗击新冠肺炎专家组成员、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隔离病区医疗总负责人。众所周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传染病专科医院,是这次广州抗疫的“主战场”,蔡卫平作为总负责人一直在一线抗疫。

在疫情期间,他首创坚持实施观察员制度,早在1月30日他就要求建立院感监督员制度,在隔离一区落实每一位进入隔离病房的人员防护措施。一旦公众对疫情有任何疑问,蔡卫平都会站出来,传达其作为一名感染科专家的意见或建议,敢于言实情、讲真话。

2月21日,广州有出院病人肛拭子核酸检测阳性,蔡卫平第一时间在媒体上回应大众,“这些出院后随访的患者肺部炎症未出现加重,这种现象不能算是复发。”消除了大家对于核酸复阳的担忧。

2月29日,又是他第一次在省人民政府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在出院标准中,核酸检测的作用无可替代,抗体检测可作为一个补充,否定了市面上行流传的用抗体试剂代替核酸检测的说法……

今年全国两会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他提交议案,多次呼吁扩大传染病医院规模,配置足够的医护人员,实现“平战结合”。这一建议被采纳。

5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明确“坚持平战结合”,既要满足“战时”快速反应、集中救治和物资保障需要,又要充分考虑“平时”职责任务和运行成本,推动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发展。

同时,他还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另一份议案,提出面对疫情要快速反应,要有独立的评估系统,最重要的是信息公开。他对媒体也一直强调,“信息公开是治理能力的重要环节,是避免恐慌、减少谣言、稳定社会情绪的最好方式,只有让大家及时、准确、全面地知晓疫情信息,才能树立更强的风险防范意识,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必须全民共同参与。”

蔡卫平在工作中

最大的善意,同情艾滋病人并给与极大的帮助

“他对待病人极其温柔。”蔡卫平的同事市八医院感染科何浩岚主任医师说,“有一些艾滋病患者对医生有一些抗拒,但是对蔡主任却十分尊重和信任。蔡主任反复敲打同事,“对患者一定要抱着同情心,一定要体谅他们,予以最大的善意对待他们”。

艾滋病患者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上,蔡卫平为此做了很多努力和改革,“为艾滋病患者争取到在省内自由选择和流动,这就解决了他们就医上的很大问题,因为工作流动不需要再回到原来的治疗点取药,病人的脱失率大幅度降低,如果这些流动的患者不治疗,他们很可能就是流动的传染源。

“广东也是最早实行全免费的省份,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的免费人群只是农村居民和城市贫困人口,而广东则是不限。”蔡卫平说,“这是因为广东是人口流动大省,这些人群对广东队额经济建设也有贡献,因此免费人群也扩大到所有在广东有居住证的人群,不论省内外,跟广东户籍人口享受同样的减免待遇,甚至患者的配偶是广东人、广东学校的全日制学生也享受同样的待遇。”

为了这些新的政策的实施,蔡卫平是磨皮了嘴,跑断了腿,他唯一想要办的事情就是:“艾滋病治疗上,尽可能少设门槛,即便管理难度大一些,不能让病人难受。”

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部分医院的专科停诊、限制住院病人入院,发热门诊的大规模排查……当时,所有医院一度把新冠肺炎的救治当做了医疗服务的唯一。

在这个时候,感染科病房几乎都是收治新冠肺炎患者,那么疟疾、乙肝、艾滋病患者怎么办?尤其是艾滋病患者用上抗病毒药,中途中断药物,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会引起病毒耐药。

蔡卫平考虑到不能因为应对疫情而忽略了其它病患,为避免医疗次生灾害的发生,他特意在东风院区保留了3个病区,其中2个主要收治艾滋病和其它急性传染病,第3个收治肝病患者。此外,还有一个专门为传染病人服务的血液透析人工肝室。嘉禾院区的隔离病区则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这样的合理布局,考虑周全,让很多感染病患者得到了治疗。即便在疫情期间,东风院区的病房都是住满了肝病、艾滋病病人。血液透析也照常开展。艾滋病门诊也在年初七照常开诊,还给不能回医院取药的病人邮寄药物,通过电话、开通医学诊断证明等,帮助外地病人联系当地的取药机构等,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

足迹遍布全国,退休后将践行“健康扶贫”

无欲则刚。当一个人从来没有为自己考虑,想的全是病人的时候,他想办的事情也就没有理由办不成。

从医37年来,蔡卫平的足迹遍布全国,河南、云南、广西近2/3地级市都走遍了。据他回忆,“在2004年,去到河南、安徽等地驻镇驻村指导,当时就在村委会的院子里开展义诊,一大群人把院子围的水泄不通。一些患者因为药物引起的皮疹相当严重,但村医却无法处理;当时限制艾滋病患者自由流动,遇到难题,村医还得请上级专家来看病。”这一系列窘况使他认识到:要改变艾滋病防控困境,就必须下沉到基层,去到村里才能看到真实的现状。

因为在艾滋病防控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蔡卫平获得2012年度“贝利·马丁奖”,并获得10万元奖金。他认为,这个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考虑到基层艾滋病防控还有很多薄弱环节,他决定向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捐出全额奖金,以提升基层村医的医疗水平。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没有想到蔡卫平这10万元的捐款倒成了协会里的金字招牌。“这10万元一直没有动用,反而因为它的存在,引来了不少大项目,让基层医生接受了大量的培训。”

防艾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战艾数十年、即将迎来花甲之年的蔡卫平说,退休之后他还会投入到艾滋病的防控中来。“未来,我要(践行)健康扶贫,到各个县市走一走,帮助基层医生把艾滋病的防控做好、做细。”

2018年,他还向全国人大提交关于《村卫生站的基层卫生建设》的议案,建议对村医实施“县招、镇管、村用”的政策,以提高村医的医疗水平,从而从最基层把艾滋病的防控抓牢抓细……

这个一生都在为抗疫、防艾努力奔走的医生,他的真诚、善良、纯粹,最终让他活成了一束光,温暖了别人,也照亮了自己。(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魏礼园